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張翠容:從教育看衰退中的香港

一天到某中學演講,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事緣是這樣的,我與高中同學分享對時事的心得,少不免觸及目前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我好奇問出席的同學,誰有修讀經濟科?然後又問他們課程裏有否觸及馬克思政治經濟學?

經濟科的同學很熱烈發言,爭相舉手告訴我,他們學了甚麼,這倒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我向同學發問時,我表示了解問題之前,首先要掌握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我認為香港中學課程太單一化,沒有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因此,我猜想經濟科也如是。

誰知同學們反駁我的看法,指他們在課程中雖無馬克思,但仍可讀到不少經濟學家的學說,然後逐一數出來,還特別提到張五常,他的產權論是會考必答的試題。

我忍不住笑了出來說,同學們,你們剛才所列舉的經濟學家全屬同一思想陣營,這包括張五常在內,都是新自由經濟學派,那又怎麼算是多角度?

同學們對馬克思學說一無所知,這是否因為有關部門認為馬克思等於共產黨,所以絕口不提,還是只希望培養經濟科同學將來可乖乖的為香港的自由經濟服務,不要太批判了。

從中學開始洗腦,不知大學的經濟系又如何?不過,從金融海嘯到香港的最低工資,來來去去只聽到芝加哥學派的雷鼎鳴教授在指指點點,似乎就沒有其他學派的經濟學家發表不同意見,難怪連中學生也發表最低工資會加劇失業等老掉牙的論調。

打開會考的經濟教科書,當中如何理解工資?這不外乎是一種價格,最低工資就是為價格設下限,此一舉動明顯是干預自由市場,要老闆多付工資,自然便要減人手啦!

但,現有的工資水平是否就等於市場工資,而勞動力和失業率又如何計算?中學課本實在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且好有問題。

香港雖然沒有民主,卻為擁有自由而感到驕傲,這包括言論自由、思想自由、資訊自由,想不到教科書卻扼殺了學生們學習多樣知識的自由和權利,在這方面與獨裁國家其實沒啥分別。

去年在古巴與一位當地年輕作家聊天,她好奇問我,馬克思主義以外的其他學說是怎樣的一回事?她表示自小只被教導一種主義,老師們都說這是唯一可行的主義, 而且是對人類最好的主義,可是有着求真之心的年輕人,怎會滿足於此,怎會甘心被洗腦?當主義變成教條,人類社會還會有進步嗎?

我以為在古巴及類似的地方才有此一經歷,怎知標榜自由的香港,也一樣做着同樣的洗腦事情。

我告訴學生們不要這樣傻啊,以為讀着好幾個經濟學家的思想就叫做多元化,讀來讀去也只有一套,這種教育不叫做洗腦,又叫做甚麼?

好了,我囑咐學生們小心被洗腦,在極權國家那種洗腦叫硬洗腦,在自由世界那種洗腦叫軟洗腦。過去八九十年代,全球便是給新自由主義在洗腦,傳媒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趕快買本馬克思主義漫畫版看看吧,要追趕潮流呢!因為新自由主義瀕臨崩潰的邊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再度流行起來,歐洲那邊正在熱炒《資本論》。那麼同學們是否好應該也去了解一下 !

老實說,香港的學科變得太技術化,為甚麼香港每個範疇都是這麼浮淺?連政府領導層也一樣充斥着一大群技術官僚,哀哉,香港的衰退看來不止限於經濟這麼簡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