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明愛醫院合乎指引不近人情

【明報專訊】一個病人在明愛醫院門外心臟病發,就是因為只差幾步,沒有踏進醫院門內,結果醫院員工覑病人家屬致電999求救,病人在26分鐘後才送到急症室,最終不治。院方說員工是按指辦事,但這情猶如有人在警署門外遇劫,但警員卻覑你打999同樣荒謬。這個「引」的做法,實在太不合常理、不近人情,不能接受。

病人上周六下午2時43分到達明愛醫院門外的馬路,不支昏倒,病人兒子的朋友跑進醫院大堂,向詢問處一個文員求助。文員沒有通知急症室,反覑求助人打 999,其間醫院一個外科醫生經過,立即上前急救,並致電醫院急症室,但急症室沒有派人前來救助。病人在2時43分到醫院門外,幾經輾轉,2時53分消防急救人員到場,3時09分病人才被送到近在咫尺的急症室,足足花了26分鐘!

院方昨日解釋說,詢問處文員的做法沒有違反指引,在醫院門外有病人求助,應該覑他們致電999,因為派出急症室醫生到場要一段時間,現場亦與急症室有距離,致電999後救護人員可盡快到場。院方如此解釋實在難以令人接受。

醫院門外有人昏倒,醫院員工應如何做,實在不需要指引,當日途經現場協助救援的外科醫生韋樂申就做了最好的示範。

若根據指引,韋醫生根本毋須拔刀相助,一走了之也沒有人會怪他,但事實是韋醫生不單立即主動替病人施行體外心臟按摩,還致電急症室求助。醫護人員應盡之責,在韋醫生身上清楚看到——根據現場情,即使指引沒有規定要做的,也應立即施援。

要處理這次事件,按照常理,醫院員工應該立即聯絡急症室,看看可否派人來,又或是在醫院內找一張輪椅或擔架脇,送病人到急症室。據本報記者了解,從事發現場走到急症室,最多只是數分鐘路程,絕對不需要26分鐘,院方當日只要稍為變通,情已大大不同。

院方表示,日後要檢討若有病人在醫院附近求救,急症室應如何處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之法,若以後指引說在醫院100米範圍內急症室要派人協助,那麼,病人在 101米外出事又如何?院方承認,這次若病人是在醫院範圍內昏倒,情會不同,原來是短短幾步之距令人陰陽相隔。除了「僵化」、「只按規則辦事」、「冷血」之外,實在難以找到其他詞彙來形容院方的思維。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制度之外靈活變通,盡力救活一條生命,這是作為一個人應盡的責任。這次事件,公眾實在看不到明愛醫院是盡了這個責任。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Review of Mark Leonard on Why Europe Will Run the 21st. Century

This book, published by Fourth Estate in 2005, is focused on the regionalizing aspect of ‘global influence’ and argues for the continued rise of European economic power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and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at is its thesis? How ought we to evaluate Leonard’s arguments?

The conventional view, according to Leonard, is that American power will hold good for another fifty years and then Asia will predominate, with India, and more especially China being the engines of world trade and the new superpowers. Leonard’s thesis is that American power has already shown serious signs of slipping. Its arsenal is huge; its willingness to threaten and to bully is based on this ‘hard power’ but its faith in the exercise of such power is over-confident, even misplaced. Branding states as rogue states and threatening them with military action is counter-productive. Such threats merely encourage them, as in the case of North Korea, in the very behavior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wishing to prevent. The mor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n its ‘war on terror’ attempts to exercise its military option, the more its ‘soft power’ (influence; diplomacy) is eroded. Indee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power are perfectly illustrated by the debacle in Iraq and by the fact that authoritative regimes in the Middle East have been reinforced rather than encouraged to change.

The power of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economic union, the EU, is of a different kind, according to Leonard. Whereas American power is ‘shallow and narrow’, that of the EU is ‘broad and deep’: ‘once sucked into its sphere of influence, countries are changed for ever’. Where America sees only ‘potential enemies’, Europe prefers to see ‘potential friends’. Leonard argues that it is the lack of a significant military option that has encouraged Europe to think of new ways of engaging the wider world. European power as experienced by and through the European Union is ‘transformative power’ accomplishing though negotiation and trade, democratic change in historically undemocratic nations. By operating through the existing ‘shell of political structures’ Europe has achieved a relatively silent political revolution within itself. The structures within the initial members remain the same but the key political process is that of a continuous engagement with other states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a kind of ‘Network Europe’ (similar in function to the network that supports ‘Visa’). New states wishing to join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long before admission and are transformed as a result. Poland and Turkey and changes made in these countries are cited as part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is ‘transformative power’. Key ideas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law: stable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the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and a market economy. These changes are undertaken voluntary as a result of negotiation and diplomacy, whereas the changes in Iraq (such as they are) are imposed by force. At the same time,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are also regulated through changes in EU law, giving Europe a role in setting global regulatory standards. The model for further global developments, according to Leonard, is not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rather regional groupings associated with Europe and constructed in similar ways.

China is on the rise and is starting to look at its own regional spheres of influence, aware of its need for sources of raw materials to further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dia is growing rapidly. The world cannot simply be run, Leonard argues, with out-of-dat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EU provides an effective model for increased regionalization. This ha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NAFTA) between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This is not, however, a politically popular agreement, as far as I can judge, and has little scop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Demands for protectionism are likely to be on the rise in the United States, especially given the recent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gress. Newly elected Democrats are not necessarily trade friendly. Leonard sees a ‘post-America world’ to which America can chose to adapt by becoming more interested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stitutions, world opinion and the soft power options of negotiations and alliances or to which it can turn its back. Leonard sees the European way as becoming by adoption, and adaptation, the world way, with or without the United States.

This book paints with a large brush and on a very large canvas so it does not give as much attention to China as may be required or to any backsliding in EU members or potential members who were once in the Soviet bloc. It does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process within Europe (agricultural policy; export subsidies; the drive for increased competitiveness though it is true that this process is underway) nor does it give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fusion in Russia and the growing leverage Russia has over trade in gas and oil with respect to Western Europe and elsewhere. Nor does it look at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Central Asia between Russia,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 significant theme is on trade and on the next stages of globalization i.e. on the rise of regionalism leading, in Leonard’s view, to a world of regional units modeled, more or less, on the EU. Such a world looks more and more like a possible world, in my view, especially given the collapse of the Doha Round. These are no doubt weaknesses in the coverage. However, the strength of the book is found in contrasting the steady progress of EU ‘transformative power’ with the problems in the recent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the erosion of both ‘hard’ and ‘soft power’ by the demands of the ‘war on terror’ as recently constructed. Leonard may overplay his hand but the book is an interesting read even if it is short on detail.

沈睿:《中国怎样想?》:中国改革思想的地形图

英国学者马克·里奥纳德的《中国怎样想?》是一本非常新的书。这种新,不仅仅是本书出版于今年――二月在英国,四月在美国,十一月在台湾翻译出版,而是因为内容新。这本书跟踪描述和详细讨论的是中国目前活跃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这些有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直到2006-7年在做什么和想什么;以及他们的所做所想又怎样影响了中国政府的各种政策,影响了中国发展方向。 ( http://www.tecn.cn )
本书描述中国改革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五年来中国改革过程中思想轨迹。全书共有五章。前言题为《思想解放》,讨论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和改革中的作用。这个题目不仅隐喻中国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也隐喻崔之元于1993年的文章中提出的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无条件的羡慕的解放。结论为《中国围墙内的世界》,讨论中国未来的影响。其他三章分别题为《黄河资本主义》讨论中国的经济改革思想和变化;《云雾中的民主》讨论中国的政治改革试验;以及《综合国力》讨论中国军事和外交思想。从以上各个方面,这本书试图描绘中国的思想地形图,并为这个地形图标注了主要界标。这些主要界标就是中国思想舞台上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诸如张维迎、崔之元、甘阳、汪辉、王绍光、王小东、杨毅、郎闲评、潘维,潘岳、俞可平、郑必坚、阎学通等等。这些“新右”或“新左”、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的思想对中国政府实施的各种各样政策有深浅不同的影响,左右着中国进步的方向。 ( http://www.tecn.cn )
写作这本书的出发点,据里奥纳德说是首先是他个人与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的经验。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中国社科院,才意识到中国有这么多知识分子,他们给改革出谋划策,他们自己对改革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进行争论和争辩。他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中国的特殊政治制度,其在社会的作用比西方一般意义的知识分子作用大得多。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改变、经济改革发展的顾问和谋士。个人的经验使他意识到,西方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促成中国经济改革、社会变革的思想一无所知,对中国思想界和主要思想一无所知。西方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中国,或是争论中国会不会走向民主,或是把中国还是看出一党专制的权威主义或极权主义国家,以为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等等。中国思想界在想什么?在辩论什么?在做什么?里奥纳德相信,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当代中国,也无法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他说,中国不仅是一个日益崛起的经济超级大国,也日益成为一个政治超级大国。事实是,中国还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思想超级大国,“在中国发展出来的很多设想将会对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影响。”在本书的开篇,他说: “中国,已经加入美国和欧洲成为塑造世界秩序的一员”。 ( http://www.tecn.cn )
里奥纳德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是新右派思想占主导。新右知识分子提倡市场经济,认为中国必须一步步市场化;主张解体国家企业,反对计划经济;提倡“小政府”,认为政府应当缩权。这些主张在很大意义上都被中国政府采纳,所以经济改革进行得相当迅猛。但是,与此同时,另一派知识分子“新左派”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的思想建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现有成效之上,认为要正视收入不均造成的贫富差距等问题。自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很多政策都向新左理论靠拢,强调关注老百姓,建设和谐社会等等。从新右与新左两个学派出发,里奥纳德试图描绘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他详细分析了珠江资本主义(深圳)和黄河资本主义(南街)的两种模式和思想,探讨这两种模式的意义。中国的政治改体,他介绍分析了中国的村庄选举制度,平昌和重庆的民主管理试验,以及某些知识分子对法制的提倡和对选举的怀疑。他探讨中国的“渐进、从下到上的民主、党内民主、商议民主”各种模式,认为中国的一党政权已经发展出越来越成熟有效的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听取民意,适应民心,实现民愿,以延续其生存,证明其合法化,防止民众不满情绪的滋生扩大。中国政府在保持一党制的原则上推进经济改革发展,在体制民主改革上做各种试验,试图找到自己的与民众沟通的道路。这种方向发展下去,“中国模式”会对世界其他非西方民主国家有怎样的意义? ( http://www.tecn.cn )
本书对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和政治改革试验和思想的描述,给对中国所知不多的人提供了一副相当清晰的“中国在想什么”的图画,给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和学生既提供了一副比较全面理解中国的景图,也突出介绍了参与中国政策决定的知识分子。里奥纳德非常注重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中国,从中国的视野看世界。这对西方了解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的媒体比较容易关注中国持不同证见者的意见,但是对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往往持有偏见,以为这些人就是为中国政府服务的,忽视这些人在中国变革中的作用。这本书没有站在西方喜欢站的道德高人一等的立场看中国知识分子,而是努力了解这些探索中的思想者,他们的观点和试验,他们的立场和对未来的设想,叙述得相当清楚。这本书为中国改革思想勾画了一副精确的地形图。 ( http://www.tecn.cn )
本书既没有暗示中国威胁论也没有提倡与中国的对抗,相反,本书强调在现行状态下与中国的合作。作者认为世界必须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中国,认知中国在世界舞台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地位。作者还提出要高度重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模式”的意义,指出“中国模式”已经在世界产生影响,并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描述,作者质疑西方所相信的西方的民主和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的可能性。强调中国特色,作者相信二十一世纪中期将是三足鼎立的状态:中国、美国和欧洲将塑造一个新的世界。中国的思想者们在为此铺平道路。理解这些思想者和参与决策的人,将是理解中国未来的钥匙。 ( http://www.tecn.cn )
这本书关注的是对中国的现行政策能出谋划策的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因此重点是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思想变革和讨论讨论得非常不够。其实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最容易变革的,政治体制变革也不那么难。中国在1911年一夜之间就推翻了两千年的帝制,建立了共和。中国这三十年从铁板一块的计划经济走向资本主义,三十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但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民主的真正实现和取得,恐怕还是要在中国文化上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的文化变革在近三十年来是怎样发展的?中国思想者怎样考虑中国的文化身份的?也许是因为本书写作的目的是为西方战略研究提供资源,中国文化的变革不是重要的议题。因此本书没有对此着墨,虽说是一个遗憾,也是可以理解的。 ( http://www.tecn.cn )
马克·里奥纳德本人是一个长期战略研究思想库的执行主任。这个思想库的名字是“外交关系欧洲协会”(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要研究国际关系长期战略和近期政策等等。里奥纳德的第一本研究著作是关于欧洲的:《《欧洲为什么将主导二十一世纪?》(Why Europe Will Run the 21st Century?)。《中国怎样想?》是他的第二本书。 ( http://www.tecn.cn )

这是马克·里奥纳德的网址:http://markleonard.net, 里面有他的很多文章,可供参考。
What Does China Think? Mark Leonard. Fourth Estate Ltd, 2008

12/8/2008

Why Europe Won't Be Running the 21st Century

February 26, 2007

For a number of years now the European think tank world has been busy churning out report after report with ever more grandiose proposals for turning the European Union into a global superpower.

One of the more provocative essays in this genre is titled ‘Why Europe Will Ru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was written by Mark Leonard of the London-based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Leonard's thesis is that Europe will dominate this centur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power,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institutions and norms of the European Union. He argues that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model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re irresistibly attractive to the countries around it, and as they adopt 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legal framework, they are transformed from the inside out. By contrast, Leonard asserts, even 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might be able to use its military power to change regimes, it cannot change societies, and thus it is weak when compared to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is is why Europe will dominate the 21st century, or so Leonard would have us believe.

But is Europe really destined to become a global superpower?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says no. Indeed, overwhelming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contemporary Europe is beset by a mix of problems that is so complex, that apart from dramatic changes in public policy, Europe is headed toward certain decline, not ascendancy.

Demographic Collapse?

Although European elites imagine that their political and social models are so obviously attractive that they will be adopted by the rest of the world, ordinary Europeans don't seem to think so. In fact, demographic trends suggest that most Europeans don't even believe in the European ideal in sufficient numbers to want to pass it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average birth rate for the European Union as a whole is now 1.4 children per woman, which is well below the 2.1 replacement rate. By way of example, the country with lowest fertility rate in the world is Spain, where women have an average of only 1.07 children.

As a result, deaths will start out-numbering births in every member state of the European Union by as early as 2010. But some countries have already reached that point. According to Germany's 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 more people died in that country in 2005 than were born. And Germany's demographic decline is the norm, not the exception in Europe. Indeed, Europe's population is forecast to decrease by more than 100 million by 2050.

But not only are Europeans declining in number, they are aging as well. According to the US Census Bureau, Europe in 2000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and this figure is set to double by 2050.

Economic Uncertainty

Why should Europeans be worried about declining birth rates and aging populations? Economic stability is one reason. A shrinking workforce will fi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pay for the rising costs of ever more retirees. Indeed, economists predict that European budget deficits will balloon as governments strain to reconcile declining tax bases with millions of elderly people who force up spending on pensions and health care.

But that's not all. German business leaders, for example, are already worried that the population decline with hurt their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German demographers predict that by 2030, their country will have 7 million fewer people of working age than today, but 8.5 million more people of retirement age. So although today there are two workers supporting each retiree, within one generation the ratio will be one-to-one. Many economists say this will spell the end of the European social welfare state as we know it. And because Germany is Europe's largest economy, it serves as the benchmark for Europe as a whole.

Political Instability

As European countries edge closer to a pension crisis, political stability is another reason why Europeans should be concerned. Germany, for example, was brought to a standstill more than once by citizens protesting the Harz IV reform package. The aim of those reforms was to reduce payouts to unemployed people and to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them to refuse job offer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eld firm, it was also voted out of office. In any case, two years later there is still no sign that the reforms have made Germany's stagnant economy any more competitive.

Economic frustrations among French and Dutch voter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ir rejecting the European Constitution. Indeed, European citizens seem unwilling to sacrifice their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on the altar of further European integration. Der Spiegel, the leftwing German news magazine, recently ran a story in which it observed:
"Europe has become a continent of political crises with governments in Italy, France, Britain and Poland all suffering from paralysis or a lack of voter approval. Is the continent about to abandon its integration project and return to the old era of national rivalry?"
Geo-Political Decline

Europe's demographic situation is in stark contrast to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 population officially passed the 300 million mark in October 2006.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the third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behind China and India. Moreover, the United States is growing faster than any other industrialized nation... in fact, it is virtually the only developed country expected to grow this century. All analysts agree that America's demographic dynamism will have major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especially for Europe.
Some Europeans are beginning to acknowledge this reality. The Paris-based EU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 predicts that by 2025, Europe will represent only six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that its relative share of global wealth and trade will have shrunk. It says that
‘the ongoing debate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suffers from a lack of perspective on the global developments that are changing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itself...the risk is that the Union and its Member States will b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rather than agents of, change.'
The False Promise of Immigration

How di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turned 230 years old in July 2006, get so big so fast? American growth has been fue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stability, high birth rates and immigration. Indee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largest immigrant-receiv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Some 50 percent of the 100 million newest Americans are recent immigrants or their descendents.

Europe, however, is also a magnet for immigration: It will attract up to 1 million newcomers this year. But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with immigr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merica. Part of the reason is that many immigrants to Europe end up on welfare, wh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lmost all immigrants take one or more entry-level jobs and work their way up the economic ladder. Welfare is simply not the American way.

Islamic Conquest of Europe?

Moreover, most immigra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re fully integrated into American society by the second generation, regardless of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By contrast, most immigrants to Europe are Muslims who refuse to assimilate and instead tend to cluster in marginalized ghettos on the outskirts of cities across the continent.

Here, too,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s quite different. The best available estimates show that there are between 1.9 million and 2.8 million Musli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like their European counterparts, American Muslims generally do not feel marginalized or isolated from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ccording to a 2004 Zogby Poll, American Muslims are more educated and affluent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with 59 percent of them holding at least an undergraduate college degree. Moreover, the majority of American Muslims are employed in professional fields, with one in three having an income over $75,000 a year.

But back to Europe: The Muslim population of Europe has more than doubled since 1980, and according to some estimates, there are some 25 million Muslims living on the continent today. Demographers predict that this figure may double by 2015, and that the number of Muslims could outnumber non-Muslims in all of Western Europe by mid-century. This prompted Princeton University's Bernard Lewis to tell the German newspaper Die Welt that ‘Europe will be Islamic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This reality is already influencing European foreign policymaking and does not auger well for the future of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Indeed, many analysts believe that the steady weakening of Europe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for the widespread anti-American and anti-Israel bigotry found among Europe's elites, many of whom are bowing to pressure from Muslim residents as a way to buy a fake peace with radical Islamists. Says Fouad Ajami, a well-known authority of the Arab world: ‘In ways both intended and subliminal, the escape into anti-Americanism is an attempt at false bonding with the peoples of Islam.'

A European Crisis of Spirit

Some analysts believe that what ails Europe is not primarily a crisis of demography, but rather a crisis of spirit. Michael Novak of the Washington-based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 says that in their blind pursuit of reason, secularism and materialism,
"European elites have done their withering best to empty Europe of its Christian spirit. They have swept Europe clean just in time for the rapid rise of a rival faith [Islam] prolific with children, vitality, passion and confidence in long-term victory."
But by removing Judaism and Christianity from European cultural, intellectual and public life, secular Europeans a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lack of confidence ordinary Europeans have in the future. Indeed, the lack of faith not only in tomorrow-but also in God-begets hopelessness. And without hope for the future, one is less likely to want to bring children into the world.

Will Europe Become More Like America?

Most economists agree that demographic decline goes hand in hand with economic decline, and that economic decline, by definition, leads to a loss of influence on the global stage. Although European elites dream about a day when Europe will act as a counterbal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facts imply that Europe's future will be considerably more modest.

There are solutions to almost every problem facing Europe today. But ironically, those solutions imply that Europe must become more (not les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in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models.

That is to say, as long as European elites insist on building a Europe whose main purpose is to check American power, Europeans are certain to lose over the long run. But if they can bring their ambitions more into line with reality, both Europeans and Americans are set to win.

Soeren Kern is Senior Analyst for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at the Madrid-based Grupo de Estudios Estratégicos / Strategic Studies Group.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林行止: 以人民血汗錢補貼投機虧蝕

 十月十三日,陳焱在「財經DNA」的〈「放生」銀行責在金管局〉一文,寫一則「趣事」:「鄰桌客人食物遲遲未到,客人不耐煩找經理投訴,豈料這位經理氣 沖沖的回答:『這家餐廳真的離譜,我也覺得他們的服務出了問題!這家餐廳的服務實應改善,你說是嗎?』然後,經理便像沒事般施施然走開,留下客人傻了 眼。」陳焱說他看見這位經理名牌上的名字是任志剛;筆者昨天看到的名字是范鴻齡,在他後面「力」他的是餐廳老闆榮智健!

  中信泰富周一停牌,收市後召開記者招待會,發出極具震撼性的「盈警」:「今年所賺已蝕光!」所以如此,皆因已辭職(並非被公司辭退)的財務董事和財務 總監,「未經授權簽訂了若干槓桿式外合約」亦即外accumulator,由於澳元及歐羅價急挫而美元則強勁勝昔,引致重大損失,「公司管理層」九 月七日發現後即時「止蝕」,但僅七月一日至十月十七日,便錄得八億零七百七十萬港元虧損;由於「賭注」太大,其所持空美元購澳元及歐羅的外合約,至二○ 一○年十月止,總額達九十億五千萬澳元,以現水平價計,中信的損失可能達(亦可能不只)一百四十七億……。這也許是本港非金融企業外損失最多的一 宗;BBC昨天隆而重之發表有關消息並題之為〈中信泰富炒損失慘重股價狂跌〉,是實情的寫照。

  炒賣外,是中信的「傳統」業務之一,料過去曾有驕人成績,不然二位出事董事的薪津不可能那麼可觀。此次在澳元及歐羅上投機,本來是有業務需要的對沖,因為中信為了保障內地的鋼鐵需求,「奉政府命」 在澳洲進行龐大的鋼鐵項目投資,為了減低是項投資的貨幣價風險,公司的政策是「以美元鎖定項目成本」,而以澳元及歐羅為「對沖」,結果當然事與願違,美 國經濟已陷衰退、美國金融業已瀕破產,但美元價「不按牌理出牌」,突然趨強,中信「押錯寶」,由於賭得太大,因此損失亦巨。

  投機及投資,有蝕有賺,是市場的常理,可是,中信的「外虧損」引致的問題,值得特別關注。

  第一、公司於九月七日(周日)已發現此事,十月二十日才公開,期間知道公司嚴重虧損內情者有否直接間接拋售公司股票?九月八日中信收市價二十六點一五元,十月二十日收市價十四點五二元,跌幅百分之四十四點四七,若有內幕客(不一定是董事局人員)於投資者被蒙在鼓裏的情形下上下其手,利潤十分驚人,彰彰明甚。筆者想知道的是,何以中信當局拖延一個多月才把投資者有權知道的事公布?試想,在九月八日便公布周知同時停牌並宣布進行內部檢查,豈不是對股東更公平、公道?證監會應該搜集九月八日迄今中信股票交易詳細資料,核查是否有人利用此「利淡消息」犧牲股東利益中飽私囊!

  第二、公司「外合約」的可能虧損達一百四十七億,幾乎等同以昨天收市價六點五二元計總市價一百四十三億─造成這種驚人虧損的買賣,竟然是「未經授權」。據說該公司規定「有關外交易,必須要事先獲得主席批准」,為何有關部門負責人未獲主席允許便可大賭特賭,這是明顯的管理不力,主席榮智健和行政總裁范鴻齡都有疏忽責守導致股東「出血」之罪,他們不僅沒有引咎辭職,還以三言二語神色凝重卻毫無自責之意把責任推卸,如此不負責任的行徑,會令香港資 本市場蒙羞。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最根本分別在於前者必須對公眾(股東)負責,但中信泰富並未處罰「違規」董事(僅把捲入其間的一名財務部董事減薪調 職),讓他們自動辭職(享有一切薪津福利)。如果這二名「炒手」真的「違規」,以此事後果的嚴重,他們應該送交法辦,以免股東死不暝目!

  第三、榮智健是紅色資本家(古稱「紅色大肥貓」),亦是國家領導人之後,做正項生意確有一手,舉其犖犖大者,買國泰賣大昌都是佳作,可是卻不適合在 「鱷魚潭」中打滾。大約十年前,他在認股事件中向銀行借進數十億元用作認股─以每股三十三元認購二億九千一百萬股中信泰富(榮氏目前持股量增至百分之十九 點一二),其後股價回落到十元水平,榮氏由賬面賺數十億變成蝕數十億,要不是中央出資(據說十億美元左右)「打救」,榮氏所持中信泰富股份早被債權銀行 「充私」了。這一次,國家再通過持有百分之二十九股權的中信泰富母公司中國中信集團,注資(「協調安排」)一百一十七億港元作為「備用信貸」,令中信泰富 不致資金周轉不靈「停擺」。母公司財援子公司,是應有之義,但中信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這是以國家的錢救援私人,「上綱上線」地說,這是以人民的血汗錢,補貼投機倒把失敗者;不論從哪一角度看,都是說不過去的。

  雷曼「苦主」和中信泰富蝕掉整間公司市值,都因管理層管理不周闖禍。上級不知下級所幹何事,似為香港公營部門及私營企業的特色。金管局和證監會不知迷你債券的欺詐性(根本不是債券)及銀行推銷手法;中信泰富的「老闆」則不知下屬「大炒特炒以至炒」!香港作為大中華地區炒賣中心的地位,看來岌岌可危。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中藥西藥合用副作用

社會大眾對中醫醫療的接受度日益普及化,中西醫合併治療及重疊的範圍也就愈廣泛。隨 著全民健保實施,中西醫診所的快速成長,以及中西醫結合的優勢下,中西藥合用的情況愈來愈廣泛,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一邊服用西藥,一邊服用中藥的人數比例 愈來愈高。性能相近的中西藥結合後其治療作用會如虎添翼,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在兩者協同作戰中,副作用也會明顯減少,例如:茵陳可以提高灰黴素(Griseofulvin)的吸收而增強其療效,酸性中藥如烏梅、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山楂等可促進四環素族(TetracyclineDoxycyclineMinocycline)抗生素的吸收而增效,金銀花能增加青黴素(PenicillinAmpicillin)對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糖菌的抑制作用,檳榔與夫喃丙胺(Furyl alanine)合用常用於治療血吸蟲病,等等。反之,中藥與西藥合用以後,必然也會發生各種物理的、化學的變化,若使用不當,不僅會引起療效降低,增加毒性反應,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身為現代的藥師,也有必要了解中西藥物的配伍禁忌和特性。

1 物理化學性的配伍變化

並不是所有的中西藥結合都能產生巨大的物理功效,這主要和中藥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一般而言能改變藥物物理化學性質的成分有許多,以下就鞣質、生物鹼、有機酸等三種主要成分來說明,因這些成分廣泛存在天然植物中藥裡頭。

1) 鞣 質:又稱丹寧或鞣酸,是一類分子較大的多元酚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皮木、果實類藥材中,具有收斂、止血、止瀉、抗菌保護粘膜等作用,鞣質遇到重金屬鹽,會 產生黑綠色或藍黑色沉澱,遇到生物鹼,蛋白質能產生沉澱,從而降低了藥物的效果,含鞣質的藥材有很多,如地榆、石榴皮、玄參、虎杖、五倍子、訶子等,這些 中藥如果與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銨溶液、等藥物合用,鞣質會和其中的鐵元素產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難以溶解的沉澱物,而影響吸收,又如胃蛋白脢製劑,鞣質與 蛋白結合,發生凝固,使藥效降低,此外,鞣質還能使維他命B群失去效果,常與鞣質反應的西藥有:四環素(Tetracycline)、紅黴素(Erythromycin)、黃連素、麻黃素(Ephedrine)、安茶鹼、阿托品(Atropine)、利血平(Licodine)、洋地黃(Digitoxin)、地高辛(Digoxin)、大黃蘇打、磷酸可待因等(Codeine)片劑。

2) 生 物鹼:它是一種含氮的鹼性有機化合物,具有複雜的生理作用,具有類似鹼的性質,是中藥裡頭重要的有效成分,主要分布於雙子葉植物中,罌栗科,防己科,茜草 科,毛科,其他的科目也有,中藥如麻黃、益母草、檳榔、曼陀羅、洋金花、元胡索、黃連、黃柏、防己、山豆根、馬錢子、鉤藤、貝母、烏頭、石斛等都含有大量 生物鹼,一方面它能使芳酸及其衍生物類的藥物分解失效,這類西藥有水楊酸(Salicylic acid),乙西水楊酸(Autylsalicylic acid),它還能加速巴比妥類(Barbiturate)鎮靜藥物的代謝,而削弱其藥理作用,另外能和蛋白質、氨基酸類的藥物發生化學變化,生成一種不溶性的沉澱物,導致藥效下降,同時含有生物鹼之類的中成藥若與鏈黴素片(Streptomycin),同時口服,對第八對腦神經的毒性作用會增大,時間一長,會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耳聾,此外,含有生物鹼的洋地黃(Digitoxin)、麻黃素(Ephedrine)、阿托品(Atropine)、氨茶鹼等片劑不宜與烏頭、黃連、貝母合用,否則容易發生藥物中毒。

3) 有 機酸:凡具有酸味的中藥大多含有機酸,尤其果實類藥材居多,如山楂、烏梅、五味子、女貞子、山茱萸、蒲公英等均含有機酸,這類中藥不宜與磺胺類藥物合用, 因為磺胺藥最容易在尿中析出結晶,正好有機酸能提供磺胺藥物在尿中的濃度,使藥物在腎管、輸尿管、膀胱處析出結晶,加大對腎臟的刺激,從而引起尿閉、尿 血、腰痛等現象,再則含有機酸及其製劑的中藥不能與鹼性藥物同時口服,否則會使中藥酸鹼中和,失去作用,鹼性西藥有小蘇打、氫氧化鋁、三奎酸鎂、氧化鎂, 及一般常用製酸劑(例如:鎂、鋁錠,NaHCO3 Sodium bicarbonate),此外芳香族有機酸藥物的阿斯匹林及NSAID類與鹿茸、甘草及其製劑同服,猶如火上加油,更加增大阿斯匹林及NSAID類藥物對胃粘膜的刺激,因為,甘草、鹿茸含有類糖皮質激素能促使胃酸分泌,降低了胃腸道黏膜的抵抗能力,因而副作用會明顯加劇,消化道潰瘍發生率增加,紅黴素(Erythromycin,目前有許多種劑型對酸穩定)也不宜與酸性中藥同服,因為口服後可進一步酸化胃液,提高酸度,增加紅黴素接觸酸性物質的機會,促使紅黴素的單鍵水解而失去抗菌作用。

4) 四環素族抗生素(Tetracyclines: 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不宜與含有二價或三價陽離子(如鈣、鎂、鋁、鐵等)的中藥(如磁石、代赭石、赤石脂、石決明、龍骨、牡蠣、石膏、瓦楞子、鐘乳 石、礞石等)及其製劑(如牛黃解毒片、磁硃丸等)同服,因為四環素族藥物結構都屬氫化并四苯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西胺基和多個酚基,能與鈣、鎂、鋁、鐵 等重金屬離子形成螫合物,降低其溶解度而吸收率減低,也不宜與鹼性中藥如硼砂、皂角等同服,因四環素族在鹼性條件下可引起分解而喪失藥效。

5) 臨 床上常用於止血的炮製中藥(如血餘炭、地榆炭、蒲黃等)由於在炮製過程中生成大量的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若與其他藥物如脢製劑、生物鹼等同服,會影響其 藥物的吸收,降低療效,此外,含膽汁的中藥或中成藥,如牛膽汁浸膏、蛇膽川貝末和茵陳(利膽作用中藥)及其製劑(如利膽片、消炎利膽片等)不宜與奎尼丁(Quiuidine)片同服,因為奎尼丁能與膽汁中的陰離子生成不溶性的結合物,而使吸收減少。

2 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

1) 含 有朱砂的中成藥(如紫雪丹、七厘散、七珍丹、蘇合香丸、朱砂安神丸等)不宜與溴化鉀(鈉)、碘化鉀(鈉)等還原性西藥同服,同時也不宜與含苯甲酸鈉的藥物 合用,因為朱砂內含硫化汞,在腸道內與具還原性的碘,溴化物生成刺激性的碘化汞或溴化汞,引起排出赤痢樣大便而導致藥源性腸炎,與苯甲酸鈉會生成可溶性的 苯汞鹽而引起藥源性汞中毒。

2) 含有麻黃鹼的中成藥(高血壓患者注意)(如大活絡丹、人參再造丸、保金丸、哮喘沖劑、氣管炎糖漿等)皆不宜與含有單胺氧化脢抑制劑的西藥同服,因為麻黃鹼具緩慢而持久的升壓作用,與單胺氧化脢抑制劑(MAO抑制劑:抗憂鬱劑,抗高血壓如Pargyline)同服時,可使血壓升高而導致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

3) 含 乙醇的中藥製劑如藥酒(虎骨酒、國公酒等)各種酊劑(安息香酊、遠志酊等)不宜與水合氯醛同服,因為乙醇不僅能與水合氯醛生成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 增加,而且能使其加快吸收引起中毒死亡。與中樞抑制藥苯巴比妥等合用,能使作用加強而引起昏睡等副作用(乙醇本身即為中樞神經抑制劑),與具擴張血管的藥 物合用,也可加重體位性低血壓,與阿思匹林、水楊酸鈉等抗風濕藥同服能增加消化道的刺激性,嚴重時可導致胃腸道出血,大量乙醇可降低血鉀濃度,這種變化足 以產生機體對洋地黃類藥物的敏感度而導致中毒,乙醇還有脢促作用,可使戊巴比妥、丙酮(Acetone)、香豆素等代謝增加,而藥物之作用降低.

4) 含鈣的中藥及其製劑(如石膏、珍珠母、石決明、龍骨、牡蠣等),含甘草的中成藥及湯劑不宜與洋地黃等強心劑應用,因為鈣離子與強心劑對心臟有類似的作用,同用時能增加心肌收縮,抑制ATPase,增加強心劑的作用和毒性,甘草具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保鈉排鉀”,使體內鉀離子減少,導致心臟對強心劑的敏感性而引起中毒。

5) 中藥六神丸中含有膽酥,膽酥為複雜的有強心作用的固醇混合物,有效成分有20種以上,主要有膽毒配基及膽酥毒,其中膽酥毒可水解生成膽配基、辛二酸、精氨酸,其基本結構與強心甘相似,故具有洋地黃的強心作用,應用時易引起心律不整,因此,含有膽酥的中成藥不宜與洋地黃類藥物合用,否則易引起洋地黃中毒。

6) 其他中西藥併用可能引起的交互作用,簡介如下:

檳榔

Flupenthizol and procyclidine 僵直、口顎顫抖。

Fluphenazine 顫抖、僵直、坐立不安

Prednisolone and salbutamol 無法適當的控制氣喘

辣椒

ACE inhibitor 咳嗽

Theophylline 增加吸收及生體可用率

丹參

Warfarin 增加療效

當歸

Warfarin 廣泛性瘀青

大蒜

Warfarin 增加療效

人參

Warfarin 降低療效

Phenelzin 頭痛及顫抖、癲癇

Alcohol 增加乙醇的清除率

甘草

Prednisolone Hydrocortisone 增加血中濃度

Oral contraceptives潛在性心血管副作用、高血壓、水腫、降低療效

木瓜

Warfarin 增加療效

以上僅就一些中藥、西藥合用時所可能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以及副作用做一番概說,雖然我們平常都會叮嚀病人,中西藥一般相隔二小時以上服用,不過從藥理學的觀點以及藥物動力學的角度來看,未經醫師診斷而自行合併服用中西藥,是十分危險的一件事。

Wafarin

Warfarin與銀杏、黨參、當歸、大蒜精

warfarin是一種抗凝血劑,當病人進行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或因血管狹窄而放置血管內支架,或中風後,為防止產生血栓而使用的。當劑量不足時, 抗凝血劑無法發揮作用;但劑量過高,則會有出血的危險;基本上,warfarin的療效範圍相當狹窄。因此,warfarin使用期間皆須監測凝血功能, 以確保病患用藥之療效及安全性。而銀杏萃取物之保健價值來自宣稱具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有害自由基,維持血管彈性,其並含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及使血管擴張作用 的成份,可使血流暢通,目前標榜用於煩防老年癡困症及間歇性跛行。有報導指出一位已服用warfarin五年之病人,於自行服用銀杏兩個月後發生出血性腦 中風,其可能的機制,或許是由於銀杏與warfarin產生交互作用,使warfarin濃度增加,進而造成抗凝血作用的過強所制。

大蒜中所含的蒜素(allicin),被認為對高血魯及高血壓有助益。但有研究發現,當蒜素與warfarin併用時,會使病患之血液凝固能力變慢 而導致容易出血,或在已出血的情況下不易止血。此外,當歸與黨參亦皆會影響血液之凝固,使服用warfarin的病人發生出血的風險更為提升。

Warfarin與人參

人參對warfarin的影響有別於上述之中草藥,它會降低warfarin的療效,若未能及時調高warfarin劑量,則將會影響其預防血栓生成之效果。

其它

對於常規性服用毛地黃digoxin、茶鹼theophylline、鋰鹽lithium、皮質類固醇、利尿劑、胰島素、口服降血糖劑等 藥品之患者,若要再併服中草藥、健康食品時,應仔細衡量。縱然目前尚未有確切證據可證實其真正之危害性,但就學理上推測,這些藥品極可能與某些產品發生有 害的交互作用,例如長期服用毛地黃併蘆薈或甘草等,基於蘆薈和甘草會促使鉀離子由胃腸道流失,造成血鉀濃度過低,此時即使血中毛地黃未達中毒濃度,病人仍 有可能出現心臟的毒性反應。

另外,皮質類固醇和利尿劑本身也會導致血鉀濃度過低,故當與蘆薈或甘草併用時,發生低血鉀症的機率會更形增加,此時應格外注意病患是否出現肌肉疼痛無力、抽筋及心悸等低血鉀症狀,必要時應儘速就醫。

Theophylline相關藥品,如麻黃所含的麻黃素及綠茶所含之咖啡因,皆有可能增強theophylline的毒性,故併用時須注意病人是否有血壓升高、心跳變快、失眠、精神緊張、手腳顫抖及頭痛等症狀。

人參對第二型糖尿病人,曾有導致血糖降低的報導,故當與胰島素、口服降血糖劑併用時,應更密集監測血糖值,以防發生低血糖症。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心血管疾病常用西藥與中藥的交互作用

新醫藥週刊 文/林育是、吳宗修、陳立奇
依序為嘉義長庚醫院中藥局審核藥師、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藥發展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主任


就老年人而言,各臟器功能減退,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差,且老年階段常有多種疾病夾雜存在,併用中藥、西藥機會隨之增加;另外 中藥成份多,且臨床上常合併多味中藥或方劑來治療疾病,使中西藥併用後可能產生的交互作用更為複雜,尤其一些治療心血管病的西藥,治療的安全範圍小,也就 更易招致副作用的發生,所以對於老年人更應注意中西藥的併用情形。

特就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西藥與常用中藥的交互作用討論如下。


一、Digoxin與中藥的交互作用
Digoxin選擇性的抑制Na+-K+ ATPase,導致細胞內Ca2+濃度上升,增加心肌的收縮力,而被廣泛的利用於充血性心臟衰竭的病人。Digoxin血中治療濃度狹窄,西醫臨床上藉由 血中濃度的監測,來降低中毒的發生率。有一些中藥服用後會影響Digoxin作用,併用可能使Digoxin的劑量難以準確掌握。

(一)服用後會增加鈣血中濃度的中藥:
1.含鈣離子的中藥及其製劑。如珍珠、龜板、石膏、石決明、龍骨、牡蠣、海螵蛸、瓦楞子、防風通聖散、牛黃上清丸、白虎湯等。因含鈣,服用後會增加鈣的血中濃度,可以增強Digoxin的作用。
2.阿膠及其製劑。如豬苓湯、炙甘草湯、大定風珠等。因其所含甘氨酸(Glycine)能促進食物中鈣的吸收,增加血鈣濃度,故可增加Digoxin的作用。

(二)服用後會影響鉀離子濃度的中藥:
1.甘草、鹿茸及其製劑。如六一散、麻杏石甘湯、炙甘草湯等。因其具有去氧皮質酮樣(Desoxycortone-like)作用,促進鉀離子的排泄,增加心臟對Digoxin的敏感性。
2.人參、地黃及其製劑。如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聖癒湯等。因人參能興奮腦下垂體—腎上腺系統,地黃含有促皮質樣物質,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藥源性低血鉀,易致Digoxin 中毒反應。

(三)與Digoxin作用相似的中藥:
1.蟾酥及其製劑。如六神丸、牛黃解毒丸等。蟾酥之bufo steroid與強心配醣體類結構相似,具有與Digoxin相同的強心作用,且易致心律不整,對於兩者的併用應小心。
2.含烏頭鹼(Aconitine)的中藥及其製劑。如四逆湯、小活絡丹、八味地黃丸、真武湯、附子湯等。毛茛科烏頭屬的植物,如川烏、草烏及附子的主要 成分烏頭鹼(Aconitine),具有強心作用,會增強Digoxin的毒性作用,致心律不整。附子中的去甲烏藥鹼(higenamine),能興奮 β-receptor而增加強心作用。
3.枳實及其製劑。如大柴胡湯、小承氣湯、四逆散、麻子仁丸。因枳實含Synephrine及N-methyltyramine,可興奮α及β-receptor,增加心肌收縮力,心輸出量增加。但也會使周邊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加重心臟後負荷而對心衰者不利。
4.山楂及其製劑。山楂能抑制Na+ -K+ ATPase,具有與Digoxin 相同的藥理作用。

(四)與Digoxin作用相反的中藥:
升麻及其製劑。如清胃散、補中益氣湯、乙字湯、升麻葛根湯等。升麻對心臟有抑制心肌、減慢心律的作用,其藥理作用與Digoxin相反。

(五)影響Digoxin吸收的中藥:
(1)含生物鹼的中藥及其製劑。如黃連、黃芩、黃柏、附子、烏頭、麻黃、延胡索、苦參、黃連解毒湯、三黃瀉心湯、葛根芩連湯等。因這些藥在胃腸道中具有強的抑菌作用,使腸道內菌群改變,部分Digoxin被細菌代謝減少,血中Digoxin濃度增高。
(2)含陽性離子的中藥及其製劑。如明礬、滑石、磁石、六一散等。併用會影響Digoxin的吸收,降低 Digoxin血中濃度和藥效。

二、Warfarin與中藥的相互作用
1.生薑、丹參及其製劑。如香蘇散。生薑對arachidonic acid、collagen有抑制作用;丹參會減少Warfarin的排除及增加吸收率,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及增加INR,加強Warfarin作用。
2.當歸及其製劑。如四物湯、芎歸膠艾湯。當歸含coumarin衍生物,臨床上發現與Warfarin併用,明顯延長prothrombin time與INR,加強Warfarin作用。白芷亦含coumarin衍生物,應小心併用。
3.銀杏及其製劑。成分中含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劑Ginkgolides,併用Warfarin會導致凝血時間延長、增加出血的危險。

三、利尿劑與中藥的相互作用
利尿劑在心血管疾病治療應用上相當廣泛,病人長期服用利尿劑可能產生體液與電解質不平衡,對於肝硬化、糖尿病、年長及須服用Digoxin的病人,血鉀的高低均會對病人造成不良影響。一些中藥服用後可能加重利尿劑的不良反應,使用上必須小心。
1.甘草、鹿茸、知母、地黃、人參等中藥及其製劑。如人參加白虎湯。長期服用有產生藥源性低血鉀的可能,併用Thiazide類利尿劑,易加重低血鉀的副作用。
2.含豐富鉀鹽的中藥,如:萹蓄、澤瀉、白茅根、夏枯草、絲瓜絡等中藥及其製劑。如:八正散、五苓散、豬苓湯、六味地黃丸等。與Potassium-sparing類利尿劑併用,會有高血鉀的危險。

四、Quinidine與中藥的相互作用
1.含鹼性成分的中藥。如硼砂等,因其能鹼化尿液,增加腎小管Quinidine的再吸收,降低排泄,血中濃度增加,故易致Quenidine的中毒反應。
2.含膽汁的中藥製劑。如膽南星等。因Quenidine與膽汁的陰離子反應,生成不溶性化合物,使其難以吸收而降低藥效。
五、Reserpine與中藥的相互作用
含有機酸的中藥及其製劑。如山楂、木瓜、銀花、枳實、白芍、陳皮、烏梅、五味子、山茱萸、女貞子、保和丸、二陳湯等。有機酸會酸化尿液,減少腎小管對弱鹼性藥物Reserpine的吸收,增加排泄而降低藥效。與甘草併用會產生沉澱,減少吸收,藥效降低。

六、其他藥物
1.麻黃及其製劑。如:麻黃湯、葛根湯、定喘湯、小青龍湯、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等。麻黃鹼〈Ephedrine〉作用在αβ-receptor,能興奮 心肌、增加心輸出量,與收縮周邊血管。與Digoxin併用能加強心肌的收縮力,易引起心律不整。麻黃鹼可競爭性阻斷Reserpine在交感神經末梢的 吸收,併用時,因麻黃鹼降壓作用低,而使血壓升高。與Epinephrine、Norepinephrine、Isoproterenol併用可致心悸、 血壓增高,缺氧時易致心律不整,甚至心跳停止等。休克時併用,會加重心臟負荷及循環障礙,減少血液灌注。
2.酒藥類保健藥。如酒當歸、酒大黃、虎骨酒、人參酒、風濕酒等。由於乙醇可使血管擴張,與NTG、α-blocker、Ca2+channel blocker心血管作用藥物併用,兩者作用協同,使血管擴張作用增強,加重頭痛、低血壓等副作用。
3.含碳類中藥。如 龍骨、 牡蠣、 蛤殼、側柏炭、血餘碳、蒲黃碳等。因具有吸附作用,減少西藥在消化道的吸收,而降低其作用和藥效。
4.含鞣質較多的中藥。如大黃、虎杖、萹蓄、黃連上清丸等。併用西藥時,在胃腸道生成鞣酸鹽沉澱,西藥難以吸收,降低生體可用率和藥效。

七、結論
有很多資料表明,臨床上治療心血管疾病時,中西藥兩者合理配伍應用,藉由「西藥對症的控制及中藥對證的改善」,可預防或減少長期服用西藥導致的副作用;但 不合理的配伍應用,就可能導致中西藥相互拮抗或副作用增加的情況。所以藥師應提醒病患不應在無醫囑之情形下併用中西藥,以減少沒有必要的藥物配伍。服藥 時,無論中西藥物間是否存有配伍禁忌,應間隔一至兩小時以避免藥物間的化學反應,如此方能確保中西藥併用的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參考資料

1李佩端。台灣中部地區中西藥物併用之概況調查。中國醫藥學院2002。

2馮春雷。淺析合理的中西藥配伍。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85; 5(1 2 ):25。

3楊毓英、等。合理用藥分析200例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 37, 159。

4賈興平、等。保健性中藥與西藥的配伍變化。陜西中醫 2002; 23(10): 939-940。

5張國威。毛地黃與中藥合用時的相互作用。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 ; 2 (6): 27。

6林景彬。常用中藥藥理與應用。中國醫藥學院出版1997:498;467;160。

7陸雪林、等。淺談合理用藥。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85;5(9)︰17。

8賴榮祥。原色生藥學。創譯出版社1976:543

9Dennis V C Awang, Adriane Fugh-Berman. Herbal interctions with cardiovascular drug. Th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Jul 2002; 16(4): 64-71

10 Harry H S Fong, Jerry L Bauman. Hawthron. Th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Frederick: Jul 2002; 16(4): 1-8

11徐永昭。強心配醣體與中藥的相互作用。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11︰694。

12王瑩玉。Warfarin及其他抗凝血劑與草藥的交互作用。藥學雜誌2003;19(1):5-10。

13 Page RL, Lawrence JD. Potentiation of warfarin by dong quai. Pharmacotherapy. 1999;19(7):870-876.

14顏焜熒。常用中藥藥理 (IV) P97

15胡慶望、等。臨床常用中藥與西藥合用時的惡與反。基層中藥誌2001;15(5):59。

16徐承昭。談談關於中藥和西藥聯合應用的一些問題。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 4(12)︰756。

17湯世英。漫談中西藥合併應用。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83;3 (3)︰8。

18唐鏡波。藥物相互作用。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1︰386-389。

19劉莉、李祥長。含韖質類中藥與部分西藥合理聯用舉偶。安徽醫學1997: 18(4):56。



美救市計劃係陷阱 / 曹仁超

熊市要識避難
面對9月18日恒指低見16283點,勇敢嘅投資者如森池兄主張入市吸納,然後坐到佢升為止。我老曹自小怕死,當面對艱難時刻便走佬,因決定離開香港兩星期。我老曹唔係嗰D「國難當前、投筆從戎」嘅人。1951年父母帶同我老曹離開上海,走嚟香港避難;1997年我老曹沽清喺香港嘅物業(除咗自住嗰間).把資金逃去倫敦,近三年又沽清倫敦物業。大人物可以奮勇抗敵(我老曹一向尊重抗敵英雄),小人物只管逃命。最近去咗一次吉隆坡,發現嗰邊普通住宅樓價亦喺度回落,即吉隆坡亦唔係避難所,呢次逃命,不知何處是吾家,都真係幾惆悵也。

經過大跌後(例如今年3月18日恒指見20572點)必有反彈,今年3月係熊市二期中最強力反彈,日後所有反彈幅度皆唔及3月18日;9月18日嘅反彈, 事後證明係弱而短,而唔係強而長。擔心下跌浪A、B及C變成熊市正常浪,即1、2、3、4及5。9月18日可能唔係浪C而係浪3,浪4反彈後再創新低才完 成浪5(上述走勢九十年代喺日經出現)。

熊市策略應找掩護(Take Cover)或避難(Take Shelter),以保本為主,賺唔賺錢已唔重要。我老曹喺鼠年出生,一向膽小如鼠;加上今年本命年及犯太歲,時刻提醒自己小心駛得萬年船──今年諸事不宜。

7000億美元挽救計劃相對美國63萬億美元CDO市場只係杯水車薪,何況次按風暴已蔓延到歐洲及英國。繼愛爾蘭之後,德國政府亦 宣布為德國所有銀行存款提供擔保;英國財長周一開會後估計亦有類似行動及估計周五英鎊減息(Thomson路透向六十二位分析員調查,四十九位認為本周五 減息0.25厘)。歐洲及英國將較美國早一步陷入衰退(連續兩季GDP負增長),並向日本蔓延。美國FDIC向銀行存款提供保證由10萬美元升至25萬美 元。香港金管局家吓只擔保10萬港元已同全球趨勢脫節,為避免類似東亞銀行(023)事件重演,金管局所提供嘅擔保,應提升到100萬港元,以免香港存款流向德國、愛爾蘭、英國同美國,加重香港嘅信貸收縮壓力。

高盛估計,明年美國失業率可升至8%,利率減至半厘!

德國政府已向Hypo Real Estate注資300億歐羅。

法巴宣布,購入富通比利時銀行75%,代價82.5億歐羅!富通最大錯誤係去年以242億歐羅收購荷蘭銀行資產而蒙受極大損失。

根據MSCI世界指數,二十三個已發展國家股市平均回落28%,即股市損失高達20萬億美元(未計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標普五百企業第三季純利減少5.6%,已經係連續第五季回落,今年金融股回落咗35%(破產公司唔計)。

墨西哥披索上周下跌4.2%,因擔心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影響墨西哥產品出口(9月份回落6.3%係1998年以嚟最差,由8月4日至今回落12%)。

巴西股市上周下跌12%係六年內最差,亦因擔心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冰島克朗9月29日至今回落14%,因三大銀行出現危機,需要政府支持。

9月份25%美國企業認為,已很難借入九十天期資金(去年12月係14%);仍打算招聘人手公司只佔16%(去年9月係24%);打算裁員佔22%(去年9月係16%)。睇嚟美國喺明年進入衰退嘅機會愈嚟愈大。

滬深三百指數喺國慶後回落5.12%,收2128.7,下跌114.96。

信趨勢好過價值投資法
上證綜指過去十八年有三次較大跌幅,第一次係1993至94年由1558.95回落到325.89,喺五季內下跌 79%;第二次係2001年第二季由2245.44回落到2005年第二季998.23,共十六季,跌幅55.54%;第三次係去年第四季由6124點開 始至家吓最低見1802.33,跌幅70.57%,跌幅唔及1993至94年嗰次,時間唔及2001至05年長,相信第四季仍要下調。

CRB指數(代表十九種原材料)上周回落10.9%,係1956年以嚟最大跌幅。其中油價下跌12.2%,至93.88美元,係2004年12月3日以嚟最大跌幅。美元三個月利率喺新加坡見4.27厘,喺香港見3.81厘亦係去年12月10日以嚟最高,呢D數字話畀大家知危機未過去。

股聖畢非德係最成功嘅價值投資法代表,經常搵出價值偏低股份去投資而未來純利又能夠保持增長者,簡稱係Economic Value Added(EVA),即企業經濟增長而令市值增加,聽落容易,但點樣評估EVA都係一門好深嘅學問。由於EVA無法評估高科技股,令股聖嘅信徒唔涉足高 科技產業而錯過九十年代科網股熱潮(當然亦因此避過科網股泡沫爆破)。至於管理良好公司評估方法更難,股聖更強調資金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而唔係P/E,再加上ROA(Return On Assets)、ROC(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及FCFE(Free Cash Flow To Equity)等。換言之,你想學股聖必須有森池兄嘅專業知識先得。最後結果變成股聖買乜,佢嘅信徒亦買乜,產生所謂畢非德效應,忘記八十年代股聖睇好白 銀而睇錯市一役,以及去年投資鐵路股三個月後賣掉嘅歷史。呢次入股高盛、通用電氣及富國銀行收購美聯是對定錯?要日後先知。通用電氣上周股價回落15%, 收21.57美元,係1997年10月以嚟最低,未因股聖入股而上升。

價值投資法(最出名係股聖)呢種方法,令我老曹1974年7月以7元開始買和記(因股價由43元回 落),結果由7元一直買到2元,共吸入十萬股和記。1975年初和記股價跌至1元,我老曹50萬元資本變咗10萬元。好在當年滙控(005)宣布挽救和記 計劃,唔係和記破產,我老曹就一無所有。從此我老曹再唔信價值投資法,改信趨勢(Trends)。今年房利美、房貸美、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 AIG、Washington Mutual及美聯等紛紛出事,甚至花旗大摩及 高盛等百年老店都要人地注資,證明價值投資法唔可信。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挽救計劃英文叫做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簡稱TARP),我老曹因英文水平低經常串錯字;串錯為TRAP(陷阱)。呢個挽救計劃係咪投資者另一個陷阱?!最近去東京(住1994 年嗰年同樣酒店,發現酒店住客多咗,但早餐水準差咗,典型將貨就價),見到日本人較1994年older, wiser but poorer(年紀大咗、通街老人及聰明咗不再迷上股票,但窮咗。例如通街XX牛肉飯或XX拉麵,已成為日本人主食。至於松坂牛肉及 神戶牛柳,一般日本人已食唔起)。九十年代日本政府一再推出挽救經濟措施,但日經要到2003年4月先出現牛市。美股在TARP計劃下又點?大選後奧巴馬 上台,會唔會好似三十年代羅斯福咁,向富人抽稅?令美國經濟陷入十年八載半死唔活期?黃金歲月已喺去年10月結束。呢次挽救計劃係咪代表美國呢個經濟病人 已進入ICU(深切治療室),再唔係食兩粒阿斯匹靈就冇問題嘅小病;即使救得番,復元期亦好長。

內地樓市冷清
9月21日聯儲局已批准高盛及大摩改為銀行控股公司,代表投資銀行再不能獨立生存,必須依附喺常規存貸銀行上;代表金融業純利高增長嘅時代終結,重返常規 存貸業務。過去投機者貪婪行為下而推出大量金融創新工具嘅時代終結,證券化借貸方式將告別金融舞台;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一間(雷曼)破產、兩間(美林及貝 爾斯登)被收購及兩間改為銀行。美國最大保險集團AIG為房貸CDS付出沉重代價,美國第四大銀行美聯因涉足次按而被收購。美國最大基金公司 Washington Mutual亦極之麻煩。美國「兩房」被政府託管。美國金融危機已過咗嗎?答案係仲有四千間中型銀行財政未健全。

溫州一千二百五十九家企業已停工倒閉,佔調查總數8.1%。以往常見嘅拉閘限電今年再冇出現,主因係下調壓力超過年初想像;依家工業已處於緊急運行狀態 中,以往溫州有鞋都之稱,產品60%出口國外及40%內銷,家吓唔少工廠只留番看守人員。喺原材料價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勞工成本上升及物流費用上漲 下,10多元一個鞋底上半年仍有1元左右利潤,但家吓連1%利潤都冇。溫州最大鞋企過去員工二萬人,家吓得番五千人;再加埋人民幣升值及控制污染成本上 升,已捱唔到落去。有D走到成都、重慶、蘇北及江西;有D就半停工;有D索性關門算數(家吓工人帶薪休息,每月仍需支付600元生活費)。

集裝箱漂洋過海最少需一個月時間,去年9月係趕貨期,今年9月卻冷清清,今年聖誕訂單有唔少應該冇咗。

義烏市過去自豪係中國襪子名城,但今年唔再樂觀,工業產值及外貿出口增幅皆雙雙下降,部分企業已達到破產關閉嘅地步,老闆出走或自殺新聞已令人麻木。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已升至5分息(50厘),典型飲鴆止渴。

永嘉雲光泵閥製造公司創辦人朱吉光已服毒自盡;一新製藥公司掌門人鄭亞津已自縊身亡;金烏集團董事長張政建因無法支付高利息而逃往海外;杭州南望集團老總 一夜間不見了;嘉興旭萊服飾公司創辦人失蹤。人人都話火鳳凰,家吓喺火中燒死嘅老闆一籮籮,浴火之後重生嘅鳳凰有幾多隻?則木宰羊。例如溫州打火機企業已 由2003年一千間跌到2006年得六百間,家吓只有一百間,估計明年只有三十至四十間(死亡率達96%),火鳳凰只係傳說。

中國人行發言人說:「從未發布中國2000億美元助美救市消息。」只係同國際金融組織密切溝通與合作,共同抵禦金融危機。
黃金周已過去,青島樓市仍難回春;睇多買少嘅情況未變。「十一」黃金周最少有二十多間地產開發商喺各媒體刊出廣告,吸引唔少人睇樓。四天過去成交量並唔樂 觀,例如市北區祥雲花園9888元一方米,另加九七折即9500元,售樓員卻說:「如肯買可提供9200元一方米特價」,仍引唔到一般人買樓嘅興趣;喺昇 平路嘅昇平新城二期,現樓每方米5320元(但一期舊業主願以低於公司售價出售);湖畔雅居更低至4750元一方米;青島廣寧房地產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邱經 理說:「黃金周購房者平靜得可怕」;睇嚟「九金十銀」已成為歷史。

黃金周淡市行情依然,令好多開發商煩惱。上海市場大部分人亦只睇唔買,場面熱鬧,但成交冷清;展覽館門前人山人海,觀眾要等半小時才能入場,但成交方面只 係發展商預期嘅40%。銷情以合生(754)嘅城邦經濟型別墅最好,成交近二十套;其次係萬科嘅金色里程,已售出60%。至於四季花城及花園小城等銷售率 約30%到50%,藝泰安邦及新宏國際更出現零成交。消費者喺買漲唔買跌心理下減價促銷又死,保價亦一樣;蘇州樓盤托斯卡納提出唔減價保證,10月及11 月周邊樓價低於合同價10%,公司將支付差價;上海碧云瑞庭則保證六年後原價回購,以加強業主信心;四川開發商以每方米8000元銷售酒店度假公寓,並保 證每年回報率8%及二十天免費度假;紅星美凱龍更推出十年保證,每年收益10%;太倉更對出售商舖包租五年,每年回報9%;碧云瑞庭保證所售酒店度假公 寓,十年每年回報7.5%。上述保證及日後能否兌現,天曉得,只係反映家吓發展商急於套現嘅心態。北京情況更差,9月份已簽約量平均每天唔夠一百套,創近 三年新低。國慶長假連睇樓嘅人都唔多。

記熟九大投資守則
內地大學生平均月入2000元人民幣,如非父母幫助點買樓?家吓最便宜嘅房子月供1500元,供完樓後物業管理費、水電煤、生活開支、娛樂及教育費冇着落。以兩口子月入4000元計,供樓已佔總收入嘅37.5%,超過正常水平30%以上。

中國三十七個大城市房價泡沫最大係溫州,其次係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寧波、廣州、廈門、南京及天津。十大城市供樓支出皆佔大學生(兩人計)總收入30%以上,估計仍有下調幅度。

ERA房地產聯盟公布年度調查報告,十九個歐洲國家中英國、愛爾蘭及西班牙已進入拐點;德國、法國、奧地利、意大利及瑞典進入萎縮;塞浦路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及土耳其陷入停滯。

去年歐洲最貴房地產係盧森堡,平均房價46.2萬歐羅,最便宜係安卡拉7.5萬歐羅。

美國7000億美元挽救計劃,改變唔到景氣周期規律,只係將問題向後拖延,大摩亞洲區董事長羅奇更認為,情況可能比日本及香港更差,因美國消費佔GDP 72%;加上美國人低儲蓄率,必須經過一段長期休養生息期先能重返繁榮。

我地出生後開始學習生命嘅守則(The Rules Of Life);好多時嚟自我地嘅父母(有其子必有其父母),有時亦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有D係透過嘗試及錯誤先學曉(例如我老曹1974年嘅經驗同教訓)。只要牢牢記住唔再重犯,我地便可生活愉快。

其中三人(股聖、Dennis Gartman及Puggy Pearson)都係投資界泰斗,他們訂下九大守則,投資者只要遵守便「麥克、麥克」。

前三條由股聖所訂。一、唔好輸錢。一旦面對虧損便設法減少損失(我老曹將佢改良為止蝕唔止賺)。

二、股票市場設計係將金錢由經常性買賣者手中轉到有耐性投資者戶口中。平時遠離證券行,唔好經常炒出炒入。

三、投資者需要的是氣質(Temperament)而唔係智慧。例如獨立思考、對自己有信心而唔係過分自信及控制個人情緒(我老曹改為有智慧不如追逐趨勢)。

另外三條由Gartman所訂。一、屋內永遠唔會只有一隻曱甴。正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去年8月次按危機後,至今金融機構接二連三出現問題,證明永遠屋內唔會只有一隻曱甴。

二、喺牛市中可長線持有,熊市中只宜拋空(我老曹改為牛市中不妨做好友,一旦熊市來臨便持盈保泰,因我老曹冇膽拋空)。

三、只有基礎分析與技術分析一致先入市,投資集中優質股,入市時機用技術分析。

最後三條由Puggy Pearson所訂。一、20/80定律。無論喺賭場或期指市場,贏家只佔20%,輸家佔80%。要成為20%少數,必須明白Top Down或Bottom Up策略(何謂Top Down?例如去年10月股市見頂後便保持睇淡,直到出現一浪高於一浪為止;何謂Bottom Up?即股市見底後便保持睇好,直到出現一浪低於一浪為止)。利用Pearson嘅方法,各位唔使經常問我老曹熊市幾時完?喺恒指一再出現新低環境下只宜 Top Down。

二、學會管錢。好似賭錢咁,冇理由鋪鋪買,只有形勢最有利時先賭,同時限注(例如熊市中,只動用30%資金,牛市中才動用70%資金)Keep It Simple;唔好賭你輸唔起嘅錢,賭錢時要輕鬆而唔係搏殺;明白風險與回報關係。一如沙蟹,當形勢有利時去盡D,形勢不利時要識投降(唔好忘記止蝕沽 盤)。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拿七千億美元救誰呢?

葉蔭聰 作者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


保爾森與白南克的七千億聯邦政府救市方案,怎樣說也不能說是市場行為,當然引起一直口頭上支持市場的美國社會爭議,不過,從資產清理信託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RTC〕)方案的建議內容及爭議,爭議的問題已不是簡化的市場與干預問題。

最簡單的反對理由是:為甚麼要慷納稅人之慨去救投資機構(所謂「bailout」)?既然是華爾街的金融業精英搞出來的爛攤子,為何要納稅人付錢清理?他們賺得盤滿缽滿時,從不多分一點錢給納稅人,想一想近年美國的減稅及稅率曲線進一步拉平,許多中產階級更憤怒。而且,這些精英更讓人覺得是「官商勾結」。美國財政部及聯儲局領導層,國際機構高層以及華爾街金融精英,他們經常在這些機構之間輪換位置,剛才提及的魯賓是一個,現任財政部長保爾森亦是,他曾是高盛及國際貨幣基金會高層。政府的政策與金融業做法互相配合,使這個階層及集團的利益繼續擴大。例如,減息及政府出錢救金融機構的做法,最大及最直接得益者是誰?也是他們自己。

這種直接反應,既有來自左派,亦有來自右派。至於經濟學家,亦呈現不同的意見,卻有更複雜的理由。

網上比較多人討論的是<為甚麼保爾森錯了?>,作者Luigi Zingales,幾年前與人合寫《Saving Capitalism from Capitalists》。他是市場的大好友,但我卻有點懷疑林行止把他歸類為新古典學派是否正確。Zingales指出,需要時刻提防資本家,因為當代資本家都「搵著數」,不喜歡真正的市場。公司資不抵債,本來可以按破產保護法第十一章,與債權人股債互換,減少負債比率。不過,Zingales也同意,危機迫在眉睫,股債互換要很長時間談判才有結果,所以,政府要做事。但他指出,要做的不是”bailout”,而是政府強制債權人減債(有點像第三世界減免債項),以換股或認股權,在大蕭條時,美國政府便幹過類似的事,而歷史資料說明是有效的,公司沒有每況愈下。這種做法頗合私有產權制度,但保爾森不選擇這種做法,是因為金融大鱷(即他說的「資本家」)不想自己負擔損失,而希望納稅人買掉那些已變壞的資產。

另一位經濟學家Charles Wyplosz<為甚麼保爾森可能是對的?>,似乎要為保爾森辯護,他認為,只要毒債能以極低價購入,然後,其市價不會繼續下跌,便不算是"bailout"。而他估計,RTC持有這種資產一段時間,很可能會升值,這樣納稅人不會損失太大。他認為,現在這些資產因為賣不出,根本無法讓公司知清楚自己的損失,令市場不透明及不穩定。

Willem Buiter基本上同意Wyplosz 的看法,價格是重點。另外,他認為,政府買了壞資產後,跟接管兩房一樣,需要重組這些按揭貸款,將會觸動到置業人士的貸款及房產,對那些過份按揭貸款的市民政府該當如何對待,把他們的房產收回?要他們補差價?將是一個政治問題,誰敢搞動這渾水?我想,這也是一個道德問題:政府對(何種)市民的保護應到何種程度?

著名經濟學家Paul Krugman認為,金融問題的確是嚴重的,他同意美國政府要幹點事,但不應任由保爾森拿去七千億去買毒債,因為,現在的問題不是債太多,而是在按揭債券價格下滑下,令資本不夠或資債比率變壞。所以,他提議注資這些金融機構,然後由政府進入董事局改革管理層。而保爾森的方案則不是注資,而完全基於「價格恢復」(price recovery)的假設,即是說,只要政府出手買毒債,自然有人認為這些毒債值錢。這個假設是否對,沒有人知。但可以知的是,納稅人付了錢,究竟應該得到甚麼?保爾森的方案不會令納稅人得到甚麼,除了一個希望--金融市場秩序可能回復穩定。Paul Krugman似乎有給予民主黨國會議員意見,他指修改後的方案要好一點,例如,不一次過撥款(第一次「只」撥2,500億美元!),RTC應是一個獨立受監察的機構,而且,亦要藉此限制金融公司高層的薪酬。

Paul Krugman及Luigi Zingales的學術觀點不同,不過,他們同樣關心這次救市的社會及制度涵意。Zingales認為,若讓華爾街大鱷輕易甩身,那麼,美國的資本主義會越來越是一種讓少數人賺錢,要犧牲大眾利益的制度。而Krugman則認為,不能讓金融危機的成本完全社會化(socialized),長遠來說,金融業的監管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我想,這才是這次救市的關鍵。

李昌平﹕中國農村將徹底走上菲律賓道路

我黨10月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將再次討論農村改革﹐從錦濤同志的在小崗村的講話中可知今後農村改革的方向了──推進土地“永包制”﹐加大土地流轉﹐方便資本下鄉﹐發展“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

“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不可能增加農民收入

我黨最近幾年的幾個一號文件﹐始終都將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核心目標。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呢﹖一號文件的核心措施就是發展現代農業。什麼是現代農業呢﹖一號文件中所指的現代農業就是“公司+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措施就是農民將土地“流轉”給公司﹐讓農民做農工或“股東”。

發展“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真的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嗎﹖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是不可以的﹗從理論上講﹐“公司+農戶”的結果﹐就是農民被迫從加工業﹑運輸業﹑ 流通業﹑儲藏業﹑生產資料生產和銷售﹑農村金融﹑土地“農轉非”收益等領域退出﹐讓位于資本家﹐農民只能搞種植業和養殖業﹐甚至養殖業都不能搞了﹐如養豬 和養奶牛就正在迫使農民逐步退出──公司化養殖。這樣的農業現代化﹐結果只能是農民只獲得種植業和少量養殖業收入了﹐農民收入會隨著所謂的農業現代發展而 下降。從實踐上講﹐最近一些年﹐農民收入的增加部分﹐主要是勞務收入﹐扣除農民家庭的“農民工”收入﹐農民收入是下降的﹐這有國家統計局的權威數據證明。 嚴格來講﹐“農民工”是產業工人﹐其收入是不應該統計在農民收入之中的。那就是說﹐中央最近幾年通過“公司+農戶”──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的努力是 完全失敗的﹗

我黨2003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卻在不斷擴大。這其實也證明中央最近幾年增加農民收入的措施是失效的。

沒有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不是檢討農業現代化──“公司+農戶”模式的弊端﹐卻認為是土地流轉不暢﹐導致農業現代化──“公司+農化”──資本下鄉的 步伐太慢。所以﹐我黨10月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就是要為“資本下鄉”開路。這樣的想法﹐和上個世紀30年代的菲律賓是一樣的。

440){this.width=440;}" alt="" border="0">
[size=-1]李昌平2000年3月﹐致信朱鎔基總理﹐指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菲律賓衰落與日韓和我國臺灣崛起

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菲律賓經歷了30年左右的快速發展﹐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典范”﹐現代化水平僅次于日本。在菲律賓快速發展時期﹐香港﹑臺灣﹑南北韓的大量勞動力輸出到菲律賓就業。

但從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菲律賓經濟衰退﹑社會動蕩﹑政局不穩﹐人民生活日趨艱難。今天的菲律賓﹐有3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10個菲律賓人中就有一個背井離鄉﹐總計約800萬人在海外打工﹐僅在香港就有70萬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菲律賓女佣。在菲律賓走向衰落的同時﹐日韓和我國臺灣卻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亞洲的新典范。

菲律賓的日益衰落和日﹑韓及我臺灣的快速發展﹐原因也許是非常復雜的﹐但有一點是非常關鍵的﹐那就是在現代化過程中﹐怎樣對待農民﹑農村和農業。在學界﹐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國“拉美化”的問題﹐卻很少有人將菲律賓和日﹑韓及我國臺灣進行比較研究﹐從中得出有益于中國現代化的啟示。

在人口密集﹑農民佔多數﹑人均資源少的國家實現現代化﹐到底該走什麼道路﹖中國是該學歐美﹖日本﹖還是菲律賓﹖這是需要討論的重要話題。

菲律賓與日韓臺﹕不同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不同的結局

1898年美國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賓。在美國的影響下﹐菲律賓師從美國﹐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的選擇上﹐精英階層堅定認為﹐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必須依靠資本的力量改造小農和農村。

在菲律賓政府和 知識精英的主導和支持下﹐西方農業跨國公司和本國資本家控制菲律賓農業和農村的金融保險﹑土地交易﹑農產品加工﹑流通﹑倉儲﹑生產資料生產和銷售﹑技術服 務和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農民只能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大量自耕農和佃農在大公司的擠壓下破產﹐被迫失去土地做資本家的農業工人。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農 業資本家和地主所需要的農業工人越來越少﹐大量的失地和失業農民涌進了城市。

但隨著韓戰的結束和冷戰的趨緩﹐城市的就業崗位增長下降﹐進城的很多“農民工”找不到工作﹐失業問題轉化成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軍人走上政治舞臺﹐政局不穩﹑社會動蕩﹐經濟衰退﹐反過來失業更加嚴重﹐以致惡性循環。菲律賓的勞動力源源不斷輸出日本﹑韓國﹑臺灣﹑香港及世界各地﹐菲佣成為菲律賓整個國家的“名片”──真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啊﹗

在菲律賓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實現了五個快速轉變﹕農村問題快速轉變成了城市問題﹐農民問題快速轉變成了工人問題﹐失業問題快速轉變成了社會問題﹐經濟社會問題快速轉變成了政治問題﹐國內城鄉矛盾快速轉變成了國際貿易摩擦。

應該說上述五個轉變﹐導致菲律賓社會出現嚴重兩極分化和沖突﹐政治出現嚴重腐敗和對抗﹐經濟完全受制于國外。基于菲律賓上述情況﹐很多研究菲律賓的人都認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的錯誤﹐是導致菲律賓由“亞洲典范”走向“亞洲病夫”的主要原因之一。

菲律賓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曲折之後﹐認識到了本國現代化道路的錯誤﹐從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開始﹐以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為師﹐收購土地資本家的土地﹐分配給無地的農民和流民﹐這項改革至今還沒有結束。這是多大的一個彎路啊﹗

在菲律賓走向衰落的同時﹐同樣是人多地少﹑且同屬美國勢力范圍的日韓和我國臺灣卻迅速崛起。當然﹐菲律賓走向衰落和日﹑韓及我臺灣崛起的原因是復雜的﹐但日韓及我國臺灣選擇了和菲律賓完全不同的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日本模式”﹐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因。

“日本模式”不是依靠資本改造和消滅小農﹐而是在土改的基礎上﹐在限制大資本下鄉的同時﹐扶持小農組織起來──建立以金融合作為核心的綜合農協﹐變傳統小 農為組織化的現代小農﹐包括金融保險在內的農村經濟都由農民協會主導發展﹐農民不僅分享種植業﹑養殖業的收益﹐幾乎分享了農村金融保險﹑加工﹑流通儲藏﹑ 市場資料生產供應﹑技術服務﹑農產品超市和土地“農轉非”等諸多方面的絕大部分收益。

日韓和我國臺灣限制大資本下鄉﹐大約經歷了數十年甚至百年的時間﹐有限制地准許大資本下鄉是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組織化的現代小農”基本實現之後的事情。

日韓和我國臺灣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中﹐農地轉移只許在農民之間進行﹐沒有出現過小農在短期內大量破產的現象﹔農村勞動力轉移更不是被迫的﹐進城的農民和城市居民都同等享受國民待遇﹔農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是基本相當的。

日韓和我國臺灣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農民逐步減少﹐但沒有出現農民工問題﹔農村經濟比例逐步下降﹐但沒有出現農民貧困問題﹔城市化﹑工業化高速發展﹐但基本沒有出現污染和社會兩極分化問題。在日韓和我國臺灣崛起的過程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政局穩定。

比較菲律賓和日韓及我國臺灣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日韓和我國臺灣道路是有效的。並能達成一些共識﹕

首先﹐人口密度較大的農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選擇對全局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選擇資本消滅小農的道路﹐農民將被迫非農化﹐勞動力價格會非常低﹐雖然有利“吸引外資”﹐但內需會嚴重不足﹐國家經濟自主性不強﹐社會和環境等問題也會非常多﹐風險是非常高的。如果選擇小農合作(組織化)發展道路﹐農民自主非農化﹐農民和工人收入會同步增長﹐內需會隨著發展而擴大﹐經濟自主性強﹐各種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其次﹐農村人口基數較大﹐減少農民是一個長期過程﹐農村經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要保護農民分享農村經濟(金融保險﹑農產品加工﹑儲藏﹑流通﹑生產資料生產供應﹑技術服務﹑土地轉非和交易等)的收益﹐而不應該假現代化之名﹐行搶農民飯碗之實。否則﹐會出現菲律賓式的“五個轉化”。

第三﹐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主要力量是農民﹐不是非農民。最關鍵是要幫助農民提升能力或保護農民或組織農民或武裝農民頭腦或增強農民經濟實力﹐而不是靠資本家救農民或帶農民。指望資本家救小農是靠不住的。

第四﹐金融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如果日韓和我國臺灣的綜合農協沒有“農信部”﹐綜合農協就沒有生命力﹔農民的金融自主權﹐還是實現和保護農民土地產權的基礎。保護農民首要保護農民的金融自主權。日韓和我國臺灣用了數十年﹑甚至近百年時間保護農民的合作金融﹐限制私人資本下鄉辦銀行。如臺灣鄉村出現私人銀行只是近10年左右的事情。

中國農業和農村究竟該走什麼樣的現代化道路

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都有同樣的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依靠資本改造小農和農村﹐是難以走通的道路。中國主流話語是從歐美留學歸國人員創造的﹐和 30 -40年代的菲律賓話語十分相似﹐這樣的話語50-60年代在我國臺灣也出現過﹐但臺灣及時發現了問題﹐及時阻止和糾正了錯誤政策﹐選擇了“日本模式”。

筆者認為中國錯誤的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政策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後果。

首先﹐第一個後果是﹕小農依賴農民工工資維持小農家庭經營﹐如果長期這樣下去﹐農民工在城市安居樂業就不可能﹐減少農民也不 可能﹐城市化就會徹底失敗﹔如果沒有農民工工資維持小農家庭經營﹐小農就會大面積破產﹐“五個轉變”就不可避免。中國高速發展30年了﹐農民人數並沒有減 少﹐小農也沒有現代化﹐農村也沒有現代化。這樣下去﹐中國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二個後果﹕中國農村經濟佔GDP總量的12%弱﹐其中種植業和養殖業大約佔5%左右﹐只有這5%是農民的﹐其余都被非農民佔有了。5%的GDP﹐要養活60%多的人口﹐是不可能的。兩極分化是必然的﹐全面小康是不可能的。

後果之三﹕中國農民正在失去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國內的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市場正在逐步被跨國農業集團佔領﹔國外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市場正在被進入中國的日韓等“高科技農業園”搶佔。可以預見的是﹐保護市場和搶佔市場的斗爭將非常激烈﹐貿易摩擦將會非常突出﹐國內問題轉化成國際問題將是不可避免的。

毫無疑問﹐中國應該學習的是日韓和我國臺灣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模式﹐而應該避免走菲律賓失敗的老路。因此﹐我們必須刻不容緩地糾正一系列錯誤的農業政策﹕

立即糾正“扶持龍頭企業帶小農”的錯誤政策﹐大力扶持農民合作經濟和集體經濟發展

立即糾正扶持私人資本下鄉辦銀行服務小農的錯誤政策﹐歸還農民的金融發展權﹐並優先扶持農民合作金融的發展

立即糾正扶持日韓等農業資本集團在中國建“農業園區”﹑利用中國廉價土地和勞力生產同質農產品搶佔中國傳統市場的做法﹐大力扶持中國農民組織和企業擴大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在日韓和歐洲市場份額﹔

立即糾正鼓勵跨國集團並購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幫助外國農產品搶佔中國市場的錯誤政策﹐大力扶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成為農產品加工業的主力軍。扶持中國企業並購外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幫助中國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搶佔外國市場﹐並確保不喪失參與主要農產品的定價權﹔

立即廢除現在的征地制度﹐在落實《憲法》規定的“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的基礎上﹐保障農民土地所有者地位──讓農民擁有分享土地“農轉非”資本化收益的權利。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

石家莊市政府道歉

(三鹿事件,石家莊市政府的失誤)一是政治上敏感性差,站位不高,只是就事論事,就請示說請示,對事故缺乏政治上的敏感性,沒有上升到事關全局的、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 高度去認識,去看待三鹿集團反映的問題。二是認識不到位,後果估計不足。對這次事故的嚴重危害,缺乏前瞻性分析,錯誤地認為採取了必要的措施,提高了產品 質量,就能夠挽回影響,減少損失,以至于在國內外造成了重大不良影響。三是對企業考慮信任支持的多,對支持信任後帶來的負面影響考慮不周,主觀上認為三鹿 為全國500強企業,是國家確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涉及職工、農戶眾多,支持企業、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是政府應盡的職責,結果客觀上使企業不 但沒有認識糾正自身存在的嚴重問題,而且給職工、奶農以及廣大消費者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特別是由於資訊的遲報,貽誤了上級機關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給群 眾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2008年10月1日新華網)

梁啟智﹕金融海嘯 香港只談迷債?

【明報專訊】香港政府常被批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然而自金融市場翻起巨浪以來,各界回應同樣只集中於是否要幫助於市場中有直接損失的投資者,對其政治經濟前因後果的分析研究卻乏善足陳。全球經濟的大變局只是剛剛開始,香港社會是否已準備好迎接挑戰?

對於美國眾議員庫西尼奇來說,金融市場的問題並不止於個別投資者的賺蝕。股市每日的上落只是病徵,真正的問題是人人只顧投機炒作,失去長遠的社會思考。因此,他對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投反對票,並譏為「這是工業資本主義的結束和賭場社會主義的開始,而唯一的產品就是負債」。

與此同時,美國傳媒面對疑似要把華爾街國有化的救市方案,「美國比中國更共產」和「新古典
梁啟智﹕金融海嘯 香港只談迷債? 2008年10月4

經濟理論已死」的說法不絕於耳。而聯邦政府為何有錢拯救那些本來超過100萬年薪的投資經理,卻又任由社保醫保破產和橋樑失修倒塌,則更讓選民憤怒莫名。這些評論相當清楚,無論國會選擇救市與否,影響的絕對不止於華爾街。

如此亂局,到底從何而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接受電視訪問時,沒有把焦點放在銀行代理是否誤導小投資者,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遠。他從1990年代末的經濟增長說起,稱當時人們從科網股賺到了巨大的財富,用來炒樓炒股而不去投資環保能源等的實業,才是今天泡沫爆破的遠因。要長治久安的解決問題,不能只怪個別的推銷員,而必須先反省整個經濟結構的不足。

面對金融危機 我們連轉型也不談了

回到香港,我們在10年前也有過同樣的討論。面對九七金融危機,香港人曾意識到必須求變找出路。一時間,這邊說要建科學園、數碼港,還有硅港和中藥港;另一邊又提出創意工業與本土經濟,要搞大劇場和大笪地。10年過去,當年的轉型大計沒有多少個成事,香港人過了短暫靠新股上市發財的日子,卻馬上又要面對另一場金融危機。而兩次危機的唯一分別,是上一次我們會談轉型,這一次連轉型也不談了。

歷史的重複,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環球金融市場風高浪急,只見特首說逆境要自強,財金官員叫市民冷靜,卻無人反問為何香港的產業結構會使我們如此容易受到衝擊。政府的責任,被縮減成一個站在旁邊,勸戒市民要當心路上危險的交通安全隊長。而10年前便已經提出,本來可讓我們從容度過金融危機的那條「創新產業行人天橋」,至今仍然不見影縱。

香港政府沒有新點子,不如聽聽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怎樣說。在最近一場的電視辯論當中,他把金融危機定性為放任主義的失敗與「漏斗經濟」(trickle-down economics)的崩潰,提出經濟發展必須要由下而上,不能假定富人必然會和窮人分享財富。在此,奧巴馬把討論提升到經濟哲學的層面,表明他的經濟政策以何種理念支持。

辯論香港經濟前途刻不容緩

不把金融危機放進經濟哲學的脈絡當中思考,就算今次香港能捱得過這場金融危機,說不定10年後便又會重來。然而今天的香港,是否還可以空轉10年?無論你相信自由市場萬歲,還是認為政府有其領導責任,一場香港經濟前途的大辯論,至此已是刻不容緩。

提到經濟哲學,香港也有個號稱反對放任資本主義的政黨,批評政敵往往不留情面。然而面對金融市場的動盪不安,他們卻暫時仍未有如奧巴馬般提出對經濟結構的分析。筆者期待一個能洞悉放任資本主義的不足,並提出貨真價實改革方向的左派政黨,能夠在香港出現。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Cash for Trash

Some skeptics are calling Henry Paulson’s $700 billion rescue plan for the U.S. financial system “cash for trash.” Others are calling the proposed legislation the Authorization for Use of Financial Force, after the Authorization for Use of Military Force, the infamous bill that gave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he green light to invade Iraq.

There’s justice in the gibes. Everyone agrees that something major must be done. But Mr. Paulson is demanding extraordinary power for himself — and for his successor — to deploy taxpayers’ money on behalf of a plan that, as far as I can see, doesn’t make sense.

Some are saying that we should simply trust Mr. Paulson, because he’s a smart guy who knows what he’s doing. But that’s only half true: he is a smart guy, but what, exactly, 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year and a half — a period during which Mr. Paulson repeatedly declared the financial crisis “contained,” and then offered a series of unsuccessful fixes — justifies the belief that he knows what he’s doing? He’s making it up as he goes along, just like the rest of us.

So let’s try to think this through for ourselves. I have a four-step view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1. The bursting of the housing bubble has led to a surge in defaults and foreclosures, which in turn has led to a plunge in the prices of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 assets whose value ultimately comes from mortgage payments.

2. These financial losses have left man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th too little capital — too few assets compared with their debt. This problem is especially severe because everyone took on so much debt during the bubble years.

3. Becau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too little capital relative to their debt, they haven’t been able or willing to provide the credit the economy needs.

4.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been trying to pay down their debt by selling assets, including those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but this drives asset prices down and makes their financial position even worse. This vicious circle is what some call the “paradox of deleveraging.”

The Paulson plan calls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buy up $700 billion worth of troubled assets, mainly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How does this resolve the crisis?

Well, it might — might — break the vicious circle of deleveraging, step 4 in my capsule description. Even that isn’t clear: the prices of many assets, not just those the Treasury proposes to buy, are under pressure. And even if the vicious circle is limited, the financial system will still be crippled by inadequate capital.

Or rather, it will be crippled by inadequate capital unles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ugely overpays for the assets it buys, giving financial firms — and their stockholders and executives — a giant windfall at taxpayer expense. Did I mention that I’m not happy with this plan?

The logic of the crisis seems to call for an intervention, not at step 4, but at step 2: the financial system needs more capital. And if 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provide capital to financial firms, it should get what people who provide capital are entitled to — a share in ownership, so that all the gains if the rescue plan works don’t go to the people who made the mess in the first place.

That’s what happened in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 the feds took over ownership of the bad banks, not just their bad assets. It’s also what happened with Fannie and Freddie. (And by the way, that rescue has done what it was supposed to. Mortgage interest rates have come down sharply since the federal takeover.)

But Mr. Paulson insists that he wants a “clean” plan. “Clean,” in this context, means a taxpayer-financed bailout with no strings attached — no quid pro quo on the part of those being bailed out.

Published: September 21, 2008


Why is that a good thing? Add to this the fact that Mr. Paulson is also demanding dictatorial authority, plus immunity from review “by any court of law or any administrative agency,” and this adds up to an unacceptable proposal.

I’m aware that Congress is under enormous pressure to agree to the Paulson plan in the next few days, with at most a few modifications that make it slightly less bad. Basically, after having spent a year and a half telling everyone that things were under control,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says that the sky is falling, and that to save the world we have to do exactly what it says now now now.

But I’d urge Congress to pause for a minute, take a deep breath, and try to seriously rework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n, making it a plan that addresses the real problem. Don’t let yourself be railroaded — if this plan goes through in anything like its current form, we’ll all be very sorry in the not-too-distant future.

美國農民也有用三聚氰胺做飼料

本 港 奶 品 源 頭 惹 憂 慮   維 記 用 大 陸 奶   部 份 維 他 奶 中 國 製 造




維 他 奶 有 部 份 產 品 在 深 圳 及 上 海 生 產 。

港 人 對 內 地 奶 類 產 品 存 在 高 度 戒 心 , 但 就 算 全 面 罷 吃 罷 買 , 也 未 必 能 完 全 消 除 憂 慮 。 本 港 多 個 奶 類 品 牌 產 品 在 內 地 製 造 或 使 用 內 地 原 材 料 , 包 括 紅 色 紙 盒 裝 的 維 記 鮮 奶 , 維 他 奶 也 有 部 份 產 品 在 內 地 製 造 。 有 學 者 更 指 內 地 農 民 濫 用 三 聚 氰 胺 , 大 豆 及 肉 類 產 品 也 可 能 受 污 染 。
維 記 發 言 人 表 示 , 盒 裝 維 記 鮮 奶 的 「 生 奶 」 來 自 惠 州 及 廣 州 的 多 個 牧 場 , 再 運 到 香 港 高 溫 消 毒 及 包 裝 。 發 言 人 引 述 廣 東 省 當 局 稱 , 當 地 出 口 的 鮮 牛 奶 合 乎 安 全 標 準 。 維 記 的 高 鈣 低 脂 奶 、 雪 糕 及 雪 條 則 在 香 港 製 造 , 有 關 奶 粉 源 自 澳 洲 及 新 西 蘭 , 已 附 不 含 三 聚 氰 胺 的 衞 生 證 明 。 港 九 藥 房 總 商 會 理 事 長 劉 愛 國 指 , 產 自 內 地 的 本 港 奶 粉 品 牌 主 要 為 雀 巢 、 三 花 及 克 寧 。

三 聚 氰 胺 或 已 污 染 環 境
中 文 大 學 生 化 系 副 教 授 陳 竟 明 指 出 , 五 十 年 代 科 學 界 誤 以 為 三 聚 氰 胺 可 促 進 蛋 白 質 生 長 , 內 地 農 民 也 半 信 半 疑 下 把 此 物 質 混 進 化 肥 、 殺 蟲 農 藥 , 用 來 種 植 小 麥 、 大 豆 等 標 榜 蛋 白 質 豐 富 的 農 作 物 , 以 及 餵 飼 生 畜 , 長 期 廣 泛 濫 用 引 致 污 染 環 境 。 他 舉 例 指 , 加 拿 大 有 研 究 發 現 患 上 腎 結 石 的 貓 狗 均 曾 進 食 中 國 製 的 飼 料 , 07 年 更 爆 出 美 國 寵 物 飼 料 中 的 中 國 製 麪 筋 含 三 聚 氰 胺 。 此 物 質 可 能 已 廣 泛 「 滲 透 」 多 種 食 品 , 包 括 豆 奶 及 肉 類 產 品 。
他 又 分 析 稱 , 國 家 質 檢 總 局 驗 出 三 鹿 牌 奶 粉 的 三 聚 氰 胺 含 量 , 遠 高 於 蒙 牛 及 伊 利 等 品 牌 , 估 計 前 者 有 人 蓄 意 在 奶 粉 「 加 料 」 , 後 兩 者 可 能 與 環 境 污 染 有 關 。
城 市 大 學 生 物 及 化 學 系 副 教 授 林 漢 華 指 出 , 三 聚 氰 胺 曾 於 多 年 前 用 作 牛 隻 飼 料 , 「 以 為 啲 牛 食 咗 會 長 肉 」 , 其 實 此 物 質 沒 有 殺 蟲 或 促 進 動 植 物 生 長 的 功 效 。 市 面 每 公 斤 三 聚 氰 聚 只 售 百 多 元 , 不 法 分 子 輕 易 大 量 購 入 。


美 國 雅 培 澄 清 產 地 來 源
維 他 奶 發 言 人 指 出 , 公 司 大 部 份 產 品 為 本 地 製 造 , 小 部 份 在 深 圳 及 上 海 生 產 ; 原 材 料 則 來 自 世 界 各 地 , 其 中 大 部 份 奶 類 材 料 來 自 澳 洲 及 新 西 蘭 。 發 言 人 不 肯 正 面 回 應 有 否 原 材 料 來 自 內 地 及 曾 否 監 測 產 品 的 三 聚 氰 胺 水 平 , 只 強 調 嚴 格 監 控 產 品 質 素 。
對 於 保 兒 加 營 素 的 製 造 商 Arla 在 內 地 與 蒙 牛 合 資 的 工 廠 停 產 , 美 國 雅 培 發 言 人 昨 澄 清 , 本 港 有 售 的 保 兒 加 營 素 在 丹 麥 製 造 , 皇 牌 恩 高 健 則 在 新 西 蘭 製 造 。 發 言 人 又 強 調 , 該 品 牌 所 有 產 品 及 原 材 料 均 非 來 自 內 地 。 該 公 司 的 本 地 奶 粉 供 應 仍 然 充 裕 , 定 單 沒 有 不 尋 常 升 幅 , 但 已 作 好 準 備 應 付 市 場 需 求

昨天無線新聞透視話,原來五十年代,美國農民都有用三聚氰胺做飼料,想增加蛋白質. 估唔到佢地都咁無知

戒奶!!!,不是因為三聚氰胺

作者簡介
蒂埃里.蘇卡(Thierry Souccar


法國知名科學線記者,《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周刊
「健康新知」專欄主編,長期為《科學與未來》(Sciences et Avenir)月刊

撰述與健康和營養議題相關的論文,也是「美國營養學院」的會員之一。


《牛奶,謊言與內幕》推薦序二:是時候打破牛奶神話了!



/ 王宥驊(本文作者為自然醫學博士)


長期以來牛奶廠商結合了西方醫學以及媒體,創造出了牛奶神話。

他們找來了明星和名人來代言,每個人的唇上都長了白亮亮的牛奶鬍子。

彷彿是害怕世人不知道牛奶是萬靈丹,提醒大家喝了可以治百病。


姑且不談牛奶商人荷包滿滿,明星名人各個因為高額的代言費笑不攏嘴;

西方醫學人士更因為病人喝了牛奶而使身體更加糟糕,

看診開藥更是使他們的收入暴增。然而背後的真相到底有誰知道了呢?

大眾的病苦又有誰真正去了解問題的根源了呢?


牛奶是給牛喝的。

這在自然醫學內已經是國民生活需知般穩固,如鋼鐵般堅硬的法則。

簡單來說,牛奶裡面的蛋白質跟養分都是專門為了使小牛成長而設計,

跟人類一點關係都沒有。也因此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這些不適合人體的蛋白質

產生過敏的現象,例如:鼻塞、腹瀉、紅疹等等。



牛奶裡面也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荷爾蒙、抗生素、感染源及化學藥劑等,

喝多了容易提高婦科問題發生機率,也會增加身體毒素的累積。


牛奶因為是產酸性的食物,也因此身體為了中和由蛋白質所產生的酸性,

必須損耗身體裡面的鈣質,最後導致骨質疏鬆的問題。

過多的乳製品攝取會讓身體變成酸性,而酸性體質是形成所有疾病和問題的基礎,

更會造成身體排毒的問題。比較輕微的會有過敏症狀,嚴重的,

則會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傳染疾病、糖尿病,還有腫瘤的形成。


東方人因為體質的不同,乳糖不耐症的比例比白種人高出很多,

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有這樣的問題。

(人類斷奶後沒有辦法分解乳糖更是人體不需要攝取奶類的鐵證!)

基本上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一喝牛奶就會過敏而且腹瀉,

牛奶裡面即使有再豐富的鈣質也都付諸流水了,又怎麼會補充到身子裡呢?


如果喝牛奶可以補充到鈣質的話,試問為什麼美國、英國、瑞典、芬蘭這些

在全世界消耗牛奶最多的國家,卻也同時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國家呢?


人體吸收鈣質的過程是很複雜的,

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有力的證據指出喝牛奶能真正補充到鈣質。

但真正要補充到鈣質還有很多方法:

像是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深綠色葉菜、魚類、豆類,

適當的運動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的問題。


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關於牛奶的謊言了,

然而事實的真相卻一直被那些既得利益者

想盡辦法瞞天過海,為的只是讓自己銀行存款尾數多加幾個零。

更可悲的是號稱為人民健康把關的西醫們也從來沒有真正思考過關於

牛奶的來龍去脈,只是盲目地崇拜著先人錯誤的結果。

趙耀華﹕金融海嘯與美式官商勾結

明報專訊】對美國金融海嘯成因的討論,金融業過度放任、投資銀行家的收入取決於公司短期表現、貨幣政策過於寬鬆,這些原因坊間已有不少討論,在這裏我想討論一個比較少人提及的原因,那就是商業利益對政府的巨大影響。

這首先表現在官員的任命上面,美國政府往往從商界中選拔官員,這些人才又經常游走於官場與商場之間,甚少受到監管。現任財政部長保爾森和克林頓時期的財政 部長魯賓(Robert Rubin)——1998年處理金融危機的救市三雄中的一個——在上任前都是投資銀行高盛的領軍人物。這種任命制度的好處是用人唯才,害處則是任命官員本 能地傾向於維護自己原來界別的利益,甚至出現有意的利益輸送。

保爾森救市舉措令人嘆為觀止

保爾森在2006年才離開高盛,親身經歷金融海嘯成長的他,應該知道弊端所在,但由於他又是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之一,很難要求今天的他打倒昨天的他。保爾 森向國會提出的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中,對同時如何加強管制,以及對銀行家的缺德行為作出懲罰,就隻字不提。他不但要求在實際執行任務中有絕對的權利, 而且同時要求在事後有不受法院和行政機關追究的特權,這種要求出自民主國家公僕之口,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魯賓的經歷也是可圈可點。美國自1980年代起便逐步解除對金融業的管制, 1999年魯賓游說國會通過的「金融現代化」法案,則更影響深遠。這個法案取消了1930年代便建立起來的防火牆,從此商業銀行可同時經營投資銀行的業 務,讓尾大不掉的超級金融機構得以產生;法案又規定同一機構的不同業務歸不同的監管機關監管,造成漏洞,埋下了金融海嘯的伏筆。但更有趣的是,當法案通過 之後一個星期,花旗集團(Citigroup)便宣布委任魯賓加盟,成為該集團最高三巨頭之一。

不要以為花旗集團僅僅是這個法案的眾多受益者之一,法案對它的宏圖偉業可說至關重要。花旗集團作為1930年代大蕭條之後最大型的金融機構,法案通過前不 久才由花旗公司(Citicorp)與旅行者集團(Travelers Group)合併而成,但是由於兩者業務不同,合併存在灰色地帶,僅僅因獲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的有期限的特許才得以進行。「金融現代化」法案通過了,它們 的合併地位才真正有保障。

魯賓一面游說通過法案,另一面談判加盟花旗集團,卻不牴觸任何法規守則,可見美國對離職官員的規管寬鬆到何等程度(香港的前高官梁展文先生可謂生不逢地)。這裏無意指摘魯賓利益輸送,但是既然美國標榜資本主義是建基在人性是自私的假設上面,那麼就應該有防止利益輸送的機制,而不應假設官員會自律。

商業利益對政府影響無處不在

在美國競選公職需要大量的經費,工商界無不通過政治捐獻來影響政府政策。在這次總統選舉中, 奧巴馬就得到來自金融界的捐款2250萬美元,麥凱恩則得到1960萬美元。雞髀打人牙骱軟,不管他們誰人當選,要真正加強規管金融界都是件不容易落實的 事情。有鑑於此,最近就有好些人提出要求,禁止金融界進行游說活動和政治捐款。學者、克林頓時期的勞工部長羅伯特‧萊奇(Robert Reich)就要求把這個條款加到那個7000億元救市方案裏。

當然,商業利益對政府的巨大影響無處不在,並不限於金融政策方面。在克林頓時期任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主席的威廉‧肯納德(William Kennard)的回憶就很有意思。作為大眾傳媒的監管者,肯納德一上任便找來他的前任請教學習。前任主席知道原委後,馬上他不要存有幻想:「你一定要 理解到,作為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你的本份是做好大財團之間比賽的裁判員……成功之道在於:你今天給這個游說集團好處,下周最好也給它的對手好處……」由 此觀之,在美國當個有錢人或者高官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是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副教授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練乙錚: 黨國領導束手無策 誤導人民應予批評

毒奶事發不久,當過內地著名奶類產品代言人的一些藝人、運動員等,紛紛看風駛?,發聲明道歉,與毒奶品牌切割;上周,毒奶攻陷香港,個別「成色甚高」的特區政治代言人,亦高調與此等中國品牌切割,批評奶商無良,要求予以嚴懲。目下中國法治不彰、官商勾結嚴重,奶商逐利,做出各種不法之事,情況愈來愈壞,已從劣奶壞奶發展到今天的毒奶,確令人擔憂,但更大問題在於中共黨 政高層不僅束手無策卻誇誇其談,處處在食品安全規管工作上搞形式主義誤導民眾,故這些黨政最高領導才是更值得批評的對象。舉個例說,去年八月二十三日,當 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議」上宣布:「國家將在四個月之內整治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任務有八大個,目標二十個,其 中十二個是『硬碰硬』的百分之百指標,特別包括食品生產加工業必須百分之百取得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等」。翌日,時任商務部長、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薄熙來,更 進一步表示:「十二個百分百概念,表明中國政府對中國消費者及全球消 費者高度負責的一種態度,雖然標準很高,但是是可以實現的;有關措施是非常務實、非常專業、非常周密的,編織了一個食品質量安全的天羅地網。從現在到年 底,中國各方面將全力以赴,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進行大清理,下決心採取一些非常嚴厲的、非常有效的措施。相信這套『組合拳』打出去後,半年內中國產品質 量和食品安全會有很大的提升。」四個月的嚴打期過去之後,兩位高官榮休的榮休,升級的升級,三聚氰胺卻一點一滴在數以萬計的嬰兒體內積聚。試問,若按香港政治標準,吳儀和薄熙來,不是誤導國人港人乃至世人是什麼?試想,如果吳、薄是特區政府問責高官,四個月整頓在香港進行,之後本地出現類似毒奶的嚴重事故,有人發病有人死亡,兩位高官會得到怎麼樣的評價和待遇呢?胡錦濤昨日批評一些官員「麻木不仁」,包括上述兩位高級官員嗎?

  筆者作日指出,胡總對有關官員的「麻木不仁」四字批評,與事態嚴重程度極不相稱,亦遠遠不能指出管治問題徵結所在;但想深一層,此四字卻是對不少中國 高級官員面相的一個準確描述。中共立國之初,各級幹部都有優良作風,能與人民同甘共苦,沒有很多特權,中南海的大門是敞開的,人民自由進出、上訪,但這種 情況在五十年代中期便慢慢改變了,高級黨政幹部生活漸 漸特殊化,衣食住行方面都有愈來愈豐盛的「特別供給」,一個「特供」系統逐步形成、發展。「特供」,中國古已有之,蘇共在史太林時代亦樂此不疲,一個莫斯 科就有四萬個國家幹部享受各級特供待遇;法國文人羅曼.羅蘭三十年代訪問蘇聯,赫然發覺俄國無產階級文學之父高爾基住在金碧輝煌的別墅裏,有四、五十個服 務員,每天有親朋食客數十人,吃的都是一般人吃不到的東西。中共高層變質後,特供系統更顯完備,連香煙也有一個特供組,六四年開始生產,至七六年毛澤東死 後才停止運作,併入北京煙廠,產品進入市場。不過,整個特供系統並無解體,至零五年反而正式化,成為國家組織,負責提供高幹享用的糧食、蔬菜、水果、畜禽、水產和健康食品,現時名稱是「國務院中央國家機關食品特供中心」,主任祝蘭,副主任杜毅,官位不高,卻都是特權圈子中的當紅人物。上月十八日,此位祝主任在山東濟南某醫藥科技公司主持特供產品授牌儀式上講話時說:「中心是為九十四個國家機關部委的高幹供應有機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單位,負責在民間臻選、評估、並生產或授權生產面向中央機關幹部的特供產品;所選用的有機食品,均來自嚴格按照國際、國家食品生產規範和標準生產的有機食品生產企業及有機農業體系,並通過國家認證機構的認證」,云云。有此飲食特權,黨政高幹對人民群眾中的毒奶事件反應,除了胡總說的「麻木不仁」,還能夠怎樣呢?吳、薄兩位高官搞的食品質量保證工程,又如何能避免以毒奶事件告終?

  註:中國新聞社○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報道,網上還有全文;祝蘭主任的講話在網上尚可找到;杜毅副主任的訪問文章資料更豐富,題為《中央特供食品:眾裏尋她千百度》,在百度搜此題目亦可得。

朱學淵:三鹿奶粉中為什麼會有三聚氰胺?

大家也許還沒忘記2007年中國徐州一家出口美國貓狗食物的企業在寵物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來冒充蛋白質導致中美關係軒然大波的事情吧?三聚氰胺,是一種很 常見的塑膠化工原料,其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氮原子很多,這特點本來也沒啥好說的,這種化工原料多如牛毛,這特點也不足讓咱三聚氰胺如此又名。
我們知道,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檢查蛋白質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含量技術上比較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不適合大範圍推廣,所以業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 定氮法(Kjeldahlmethod)"的方法,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這蛋白質含量就越 高。這樣一來,這名不見經傳的三聚氰胺的由於其分子中含氮原子比較多,於是就派上大用場了。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種有機含氮雜環化合物,學名1,3,5-三 -2,4,6-三胺,或稱為2,4,6-三氨基-1,3,5-三 ,簡稱三 胺、蜜胺、氰尿 胺,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與醛縮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生產塑膠,這種塑膠不易著火,耐水、耐熱、耐老化、耐電弧、耐 化學腐蝕,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和機械強度,是木材、塗料、造紙、紡織、皮革、電器等不可缺少的原料。它還可以用來做膠水和阻燃劑,部分亞洲國家,也被用來製 造化肥。
三聚氰胺的最大的特點是含氮量很高(66%),加之其生產工藝簡單、成本很低,給了摻假、造假者極大地利益驅動,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飼料中使蛋白質增 加一個百分點,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所以"增加"產品的表觀蛋白質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三聚氰胺作為一種白色結晶粉末, 沒有什麼氣味和味道,摻雜後不易被發現等也成了摻假、造假者心存僥倖的輔助原因。
1994年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合編的《國際化學品安全手冊》第三卷和國際化學品安全卡片也只說明:長期或反覆大量攝入三聚氰胺可能對腎與膀胱產生影響,導致產生結石。
三聚氰胺最早被中國的造假者用在家畜飼料生產中,飼料中添加了這玩意,儀器一檢測,氮原子很多啊,一推算,蛋白質含量也很高,生產者順理成章地就省下昂貴 的蛋白粉開支了。三聚氰胺雖然有毒,但是牛羊體積都比較大,腎功能強,能順利代謝毒素,吃了,好像也沒啥死牛死羊的事情發生,於是也沒人去關注。順理成 章,造假者擴大應用範圍,順便把三聚氰胺用于出口美國的寵物飼料中,當然不幸的是,貓狗等寵物體積比牛羊小多了,代謝能力差,這三聚氰胺的毒性的影響也就 大了,結果毒死了貓狗,驚動了美國洋老太爺,最後三聚氰胺這種東西也進入美國的FDA的視線。
據說當時美國人發現三聚氰胺後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為啥添加這玩意,還以為是老鼠藥污染造成的。記得當時美國新聞媒體報道都是懷疑中國糧食倉庫看管不嚴, 造成老鼠藥污染。後來終於有知情的中國人忍不住,偷偷告訴美國人這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奧秘,這高手雲集的美國學術界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這複雜的高科 技造假過程。
大家注意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的都是最便宜的18塊錢一袋的嬰兒奶粉,顯然,三鹿為了佔領農村奶粉市場這塊最後的肥肉採取了低價傾銷戰略,但是賣 這18塊錢一袋的奶粉連本錢都不夠,大量生產豈不虧老本了嗎?於是三鹿為了節省成本,在奶粉中添加廉價大豆蛋白粉來替代奶粉,這大豆蛋白粉本來也沒啥大 事,但是,恰恰這次裡面被添加了偽造蛋白質的三聚氰胺這高科技玩意,於是最終製造出這起轟動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當然,成人奶粉中肯定也添加了這種高科技 玩意,因為成年人的代謝能力比嬰兒強大得多,除了特殊的病人,自然也 不會有中毒事件發生。另外,如果你想知道三聚氰胺這玩意在中國食品工業和飼料工業應用的廣泛性,google一下"蛋白精",看下結果就知道了。其實,現 在還有比三聚氰胺更先進的造假產品,能"耐水洗化驗",能"抗氨氮反應".總之一句話,你高科技的爺爺都檢測不出來這是假的蛋白質。
三鹿奶粉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現在究竟還剩下什麼東西可以安全地吃進肚子裡?三聚氰胺這個黑手,從最初的牛羊飼料市場開 始蔓延,發展到今天,終於伸到了嬰兒奶粉這個領域。我想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餵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有沒有誰做過三聚氰胺對人類健康長期影響嗎?我想肯定還沒有,因為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國家幾億人,竟然會去吃這種跟食品風牛馬不相及的塑膠工業的原料。 ……

延伸閱讀之一:看我國主流媒體上天天充斥的這類無恥的和諧宣傳
2007年04月09日
文匯報:美炒作"問題寵物食品",我國否認出口污染原料
沸沸揚揚的美國家庭寵物食品中毒事件又有新進展。5日,美參院宣布將對聯邦食品和藥品監督局(FDA)處理有害寵物食品一事進行聽證。與此同時,又有20類食品被列入回收名單,這使得市場上被禁止出售的寵物食品達100余種,佔整個市場的1%.
...
...不幸的是,在調查尚未最後完成的時候,中國便成了替罪羊。根據初步調查顯示,這些"問題食品"主要來自被污染的麥麩質,其化學成分是三聚氰胺或氨喋 呤,這些物質被懷疑來自中國的出口公司。由於中國是美國寵物食品原料的重要來源地之一,一些不懷好意的美國媒體把矛頭指向中國,大肆炒作中國向美國出口有 污染的食品。福克斯電視台的一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渲染稱,"中國把含有老鼠藥成分的寵物食品原料輸入美國",並呼籲嚴懲中國出口商。

被指向美出口污染原料的鄭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否認出口任何有害物質。...另一方面,美國媒體不負責任地把焦點轉向中國,則與中美經貿摩擦在今年上半年出 現增加勢頭有關。美國不久前首次對從中國進口的銅版紙徵收反補貼關稅,其他一些行業協會也叫嚷要對中國產品進行制裁。若此事件不能妥善處理,可能給中美關 係帶來負面影響。(本報華盛頓4月8日電/駐華盛頓記者牛震) ……

延伸閱讀之二:看這些'民族企業'是如何的掩飾和上下活動的
時間:2004年4月,來源:某企業網站:危機管理案例之阜陽毒奶粉事件
三鹿:十七天轉危為安
"大頭娃娃"事件發生後,媒體公布了一份劣質奶粉黑名單,三鹿奶粉榜上有名。雖然後來證明是假產品在作怪,然而黑名單經各地媒體轉載,十幾個省將三鹿下 櫃。無辜的三鹿面臨滅頂之災!三鹿集團緊急行動,17天使企業轉危為安。在這場企業危機中,三鹿集團是如何運用危機公關理論,採用多種策略,靈活果斷解決 企業危機,這無疑對企業化解危機是一個非常生動的示範案例。所有的企業面對危機時都是脆弱的,關鍵在於如何進行危機管理,今天刊出這篇文章,就是為了給那 些不幸遇上危機的企業以借鑒,也給所有的企業一點提醒和啟發。
4月22日,媒體公布阜陽市45家不合格奶粉名單中有三鹿奶粉。5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國內30家具有健全的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奶粉生產企業名單, 三鹿集團卻名列榜首,這是怎麼回事?17天時間,三鹿從不合格變為合格,其間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禍從天降"4月22日是我們三鹿集團最黑暗的一天。"
三 鹿集團的副總經理張振嶺回憶起來,仍感覺心有餘悸。這一天,安徽省地方媒體刊登了《阜陽市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奶粉名單》的公告,三鹿登上了偽劣奶粉"黑名 單",全國各媒體紛紛轉載。三鹿是中國馳名商標,三鹿各系列奶粉行銷全國31個省市,連續11年產銷量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此消息猶如拋出一枚重鎊炸彈,全 國各地各級執法部門對三鹿嬰兒奶粉進行封殺,責令三鹿嬰兒奶粉下櫃檯、退出市場。市場滯銷必然波及生產、包裝、運輸、收購整個生產鏈條,當時業內就有行家 預言三鹿再有實力,撐不過10天就得停產。誰說"大象不會栽跟頭"?

最早看到媒體報道的是安徽的三鹿經銷商,經銷商在第一時間兵分兩路,一路緊急與總部聯繫,另一路到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迅速查明情況。澄清事實真相很快 查明:1月16日,阜陽市某消費者投訴三鹿嬰兒奶粉有質量問題,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投訴後,經與三鹿技術員共同確認是假冒"三鹿嬰兒奶粉",當時 已經結案。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就打擊偽劣奶粉做出批示後,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由於工作人員失誤,把消費者投訴的假冒"三鹿"嬰兒奶粉在未標注假冒的 情況下,當成了抽樣檢測,並以抽檢的三鹿嬰兒奶粉不合格名義在媒體公開發表。4月22日下午真相查明後,阜陽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自己的誤報向三鹿集團出具 了證明。
三鹿集團蒙受了巨大冤屈,誰給它洗冤?洗冤還得自己全力以赴。集團領導緊急確定了應對方案,首先要儘快通過媒體將真相公之於眾,以便將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得知阜陽市整治偽劣奶粉領導小組次日(即4月23日)上午正好要舉辦一次新聞發布會,三鹿集團兩位副總連夜趕寫《關於三鹿嬰兒奶粉被誤報為不合格產品的情 況說明》,要求市有關領導在新聞發布會上為三鹿集團澄清事實,阜陽市有關領導口頭上表示同意。
然而,讓政府道歉,新聞發布會上阜陽方面會不會說?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還是鄭重說明?三鹿沒有把握。事情發展如三鹿所料,一個小時的新聞發布會眼看就要 結束了,三鹿的事還不沾邊,在會議廳外等候消息的蔡樹維、張振嶺兩位副總心急如焚。 政府為三鹿集團澄清事實不是新聞發布會上的主要議程,但對三鹿是最關鍵的環節,眼見參加新聞發布會的阜陽整治偽劣奶粉領導小組成員已經走下了主席臺,與會 的新聞記者已經拎起設備準備轉身向外走。三鹿集團蔡、張兩位副總果斷地帶著六七名三鹿人走進了會場。三鹿人的進來提醒了主持人,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 主任吳榮濤走上主席臺,發表了為三鹿集團澄清事實聲明,並向三鹿集團和媒體道歉。
阜陽公開道歉後,另一項迫切的任務就是請阜陽工商、衛生、消費者協會三家單位在為三鹿道歉的聲明上蓋章,把三鹿從"黑名單"中撤下。雖然錯誤是部門工作人 員造成的,但要改正這個錯誤操作起來並不容易。"阜陽45種不合格奶粉黑名單"是由工商局、衛生局聯合報上去的,工商局報了32種,衛生局報了13種,三 鹿嬰兒奶粉被誤報錯在衛生局。阜陽工商局拒絕蓋章,理由很充分:"不是我們的錯,我們為何蓋章?"阜陽消費者協會也拒絕蓋章。工商和消協的章到底也沒有蓋 成。三鹿去了兩次市衛生局做工作,衛生局在留下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證明後,才在向三鹿道歉的聲明上蓋了章。
利用媒體是企業危機公關的重要手段,當晚20時20分三鹿被冤的消息上了中國廣播網,第二天,即4月24日早晨,《劣質奶粉"黑名單"竟然有假,阜陽公開向三鹿集團道歉》上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隨後全國各級各類媒體共有30多家先後轉載了這一消息。
新聞媒體雖然為三鹿正了名,但是,沒有行政命令,各地執法部門只認"黑名單",三鹿照樣在"黑名單"中和其他偽劣奶粉一樣,在全國各地市場依然被封殺。誰救三鹿?三鹿集團6000多員工近乎哀鳴!
尋求權威支持危機公關的基本原則是"點殺",即在事發地點,在最小的範圍內以最快的速度將負面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但在資訊以光的速度傳播的今天,負面消 息很快傳播開來,可謂想摀也摀不住了,想糾正也不容易。"阜陽能讓你上得了'黑名單',卻不見得能讓你下了'黑名單'".阜陽方面和媒體解決不了三鹿全國 市場的困境。三鹿集團清醒地意識到這點。
該怎麼辦?在經濟轉型時期,面對波及全國的危機,最有效的途徑是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訴,尋求行政權威支持。三鹿集團開始尋求通過行政途徑以最快的速度擺脫危機。
4月23日晚,為調查阜陽奶粉事件,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鄭筱萸帶隊的6部門組成國務院調查組到達阜陽,三鹿集團領導抓住這個送上門的機會,當晚 就向國家部局領導做了書面彙報;同時三鹿集團總部逐級向石家莊市長臧勝業、河北省工商局、質監局、藥監局、衛生廳、河北省副省長付雙健,以及國家工商總 局、質監總局、藥監總局、衛生部、國務院等部門進行了彙報。
三鹿蒙受冤屈,負責任的政府很快做出回應,4月24日,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寫了《關於請求國家有關部門糾正石家莊三鹿嬰兒奶粉誤列為45種不合格產品情況的 緊急請示》;4月25日,河北省食品安全監管協調領導小組向各設區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劣質奶粉查處有關問題的通知》,允許三鹿嬰兒奶粉在 河北省內正常銷售;與此同時,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國家食品監督管理局上報了《關於劣質奶粉核查工作有關問題的報告》、河北省政府向國務院上報了 《關於糾正石家莊三鹿嬰兒奶粉被誤列為不合格產品的緊急請示》。河北省藥監局、工商局、質監局、衛生廳聯合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對口部門發了《關於請 求支持我省三鹿牌奶粉正常銷售的緊急函》。
經過各方面努力,最終引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部的高度重視,四部局於4月26日聯合下發《關於"三 鹿奶粉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的文件,要求各地執法部門允許三鹿奶粉正常銷售,國家四部局為一個產品聯合下發一個文件,這是建國以來罕見的。而這一切,在 4天之內完成。
雖然允許三鹿奶粉正常銷售的通知已經下發,但受到這樣的衝擊,要守住市場仍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三鹿一線人員在執法部門、各媒體間奔走呼號的同時,公司總 部銷售公司與全國各地經銷商時刻保持熱線聯繫,將"阜陽的道歉聲明"、"國家四部局聯合下發的文件"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達給他們,讓他們堅信三鹿產品是過 得硬的,是經得起考驗的,這些措施有效防止了市場出現"雪崩".
5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近期對嬰兒奶粉產品質量的專項抽查結果,公布了國內30家具有健全的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奶粉生產企業名單,石家莊三鹿集團列在第一位。
"到此,三鹿集團阜陽危機終於畫了一個句號。"張振嶺說。痛定三思"如果三鹿的產品質量有一丁點不過硬,我們肯定死定了,"三鹿集團的副總經理張振嶺總結阜陽危機時對記者說,"另外,在危機中企業要始終清楚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是市場,而不是誰對誰錯。"
必須做到得理能饒人,三鹿嬰兒奶粉被誤報登上"黑名單"後,三鹿集團不是追究相關行政人員的責任,而是積極尋求支持協商解決問題。
"我認為三鹿的企業文化,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拯救了三鹿,"三鹿集團的崔炎峰說。在危機最嚴重的頭四天內,三鹿集團全體員工從董事長到市場的業務員,提 建議、互發短信互相鼓勵,每天都工作12小時以上,各級經銷商體現出和三鹿集團並肩一致和偽劣奶粉鬥到底,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銳氣。
痛定思痛,三鹿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一是公關方向正確,二是目標明確,三是合力對外,陣腳不亂,這也意味著在危機面前,只要企業策略及時有效,利用一切途徑和手段,齊心協力,即使身陷絕地也可以重生,且生機更加旺盛。

延伸閱讀之三:回頭再看看無恥的企業和更無恥的CCTV是如何合謀一起,夜以繼日的忽悠普羅大眾——
時間:2007年9月
CCTV: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特別節目"中國製造"首推三鹿!
9月2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每週質量報告》播出了特別節目——"中國製造"首集——《1100道檢測關的背後》。中央電視台對三鹿嬰幼兒奶粉的生產過程進行了詳盡調查,展示了中國嬰幼兒奶粉標杆企業——三鹿集團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科學、嚴謹的過程管理。 ...

延伸閱讀之四:紐西蘭總理說中國地方官員對召回污染奶粉要求置若罔聞
紐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9月15日表示,紐西蘭奶業巨頭恆天然(Fonterra)曾要求中國官員召回其中國夥伴三鹿集團生產的被污染奶粉,但是地方官員 未能及時採取行動。克拉克表示,直到紐西蘭政府聯繫中國中央政府之後,中國河北的地方官員才開始採取行動。恆天然擁有三鹿集團43%的股權。
路透社報導,克拉克稱,恆天然在8月得知三鹿奶粉遭污染後,即要求全面公開地召回所有受波及產品,但卻遭到阻撓。"他們數周來一直在要求進行官方正式召回,但是中國地方當局一直不採取行動,"她對紐西蘭TVNZ電視台說。 ...
see related posts in news board.
……
延伸閱讀之五:紐西蘭派大使交涉中國才正視毒牛奶事件
(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中國大陸三鹿公司的紐西蘭合資夥伴表示,他們相信造成食用者中毒的三聚氰氨是在生奶供應給三鹿之前加入,同時,據指出,中國地方當局原本企圖壓下此事,直到紐西蘭官方直接向北京提出交涉,中國方面才積極處理。
據全國性日報「紐西蘭前鋒報」今天報導,綠黨質疑三鹿的合資夥伴Frontera為何不早點將乳品發生問題的事情公諸於世。紐西蘭總理克拉克 說,Frontera要求儘快全面回收,但遭到中國地方政府官員拒絕。她說,Frontera九月五日向紐西蘭政府反應,她的政府八日決定責成駐北京大使 布朗向中國中央政府表達關切,北京政府便「迅速採取行動」。 ...
see related posts in news board
……
延伸閱讀之六:衛生部說處理三鹿奶粉安全事故和奧運無必然聯繫
中新網9月13日電中共衛生部黨組書記、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高強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從政府接到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相關資訊,到做出反應,是迅速的,和奧運會的召開沒有必然的聯繫。
國新辦今天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高強在會上說,河北省人民政府9月8日接到石家莊市政府的報告,這是事實。而且同一天,省人民政 府就開始組織有關部門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從政府接到相關資訊,到做出反應,是迅速的,和奧運會的召開沒有必然的聯繫。況且,現在殘奧會還在進行之中,我 們就把已經掌握到的資訊如實地通報各位媒體了。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也在同一場合表示,國家質檢總局是9月9日才得到這個資訊的,當天立即派出工作組到河北石家莊進行實地調查;根據掌握的情況,隨即在全國開展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專項檢查。(據新華網、中國網網路直播文字整理)